第87章 第 87 章 大乱(1/2)
第87章第87章大乱
阳光洒下耀眼晨辉,大宸光寺,有一肃穆的队伍,正在举办一场祈福仪式。
祈福的时候,满场寂静。
唯有铜钟撞击的声音,在宝塔与树林间,低低荡开。
刘之衍与赵王为首,带着诸位高官,合掌而立,面容沉静。
供奉的黄金颂文碑,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穿吉服的侍从擡着轿辇,在诸位高僧与大臣面前转一圈,供大家观看后,送往指定的地点。
高僧在前方念诵:“太子造此碑文,已在佛前受香火所持,铭文之意,得天地见证。”
在场僧侣同时口诵经文,另有高僧揭开铜炉,往里撒了一把香粉,浓烈的青烟,顿时从炉口喷涌而出。
经过这样隆重严肃的仪式,黄金颂文碑就得到了天地的祝福。
应子清亦合掌而立,闭着眼睛,体会那种严肃沉静的感觉。
不过,灯她睁眼的时候,却发现,旁人的视线有意无意地,落在她身上。
这种被注视的异样感,一直持续到宫中,变得明目张胆了。
这日有朝会,受天地见证的黄金颂文碑,需要刘之衍带回去,进献给庆帝。
按理说,庆帝这日接受大礼,需要穿朝服坐在明堂之上,由太子率领文武百官,向他庆贺。但庆帝今日晨起的时候,再度晕厥,不能到场。刘之衍到了朝堂,听说了此事,便由申山带着,赶着去兴庆殿问安。
这是应子清第一次来朝堂,觉得紧张。
在花厅等候的时候,她身边站的,全是头戴美玉,身穿广裾官袍的文武百官。
刘驰骞没有官职,这种大的朝会,他连进宫门的资格都没有。赵王虽然在场,可是他不好跟与太子身边的女眷走得太近。
应子清的左右,没有相熟的人,别人都在交谈,唯有她孤零零站在那里。
周遭的官员,久经官海,他们脸上,不会流露多余的情绪。但应子清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她的不满与蔑视。
现场只有应子清一人,梳着高鬓,轻纱华服。她仅仅是站在那里,就有亭亭而立的柔美之态。若是放在花园后宅,倒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可是站在朝堂之上,他们就不那么满意了。
应子清站了了一会,逐渐感觉到,太子没有结交党羽的后果。
恐怕刘之衍平日里上朝,也是差不多的孤独状态,别人投来明显的视线,但不会主动靠近他。若是跟太子走得太近,容易惹上杀身之祸。
而她又是东宫人,几个毒点相加,简直是天然的社交绝缘体,那些官员从她身边路过,恐怕都要揣摩个一二。
不知不觉,应子清的周围,渐渐疏离出一圈真空地带。
被人明显排挤的滋味不好受,应子清无奈,默默叹了会气。
姗姗赶来的谢言昭,甫一跨入花厅,就看到这一幕。
他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没有丝毫迟疑,谢言昭走到应子清面前,擡手作了一揖:“见过应少傅。”
谢言昭语气不怎么热情,也没有太冷落,那是一声恰到好处的招呼,跟他平时遇到官员的态度没什么分别。
谢言昭今日的发冠,戴了羊脂玉冠,又穿着绯色官服,这让他看起来,与平常那身淡雅的圆领袍衫不同。看着更正式,也更陌生。
应子清愣了片刻,知道他这是替自己解围,她心中感动,回礼道:“见过中书大人。”
谢言昭轻轻笑了下,他悄声说:“你官职比我高,不该叫我大人。”
太子少傅是二品,中书舍人不过五品,没有上级官员,称呼下级官员为大人的。
官场规矩多,怎么一开口就犯错?应子清微微窘迫:“……那我该怎么说?”
叫官职名字就可以了,偏偏谢言昭见她什么都不知道,特意为她多提供一个选项:“直呼我的官职,或者,叫我言昭。”
谢言昭静静看她,等着她的选择。
应子清想了想,试探着称呼:“见过中书舍人。”
“……”谢言昭微微失望。
谢言昭不顾忌讳,竟然亲自凑上去,与东宫女官寒暄?
旁的官员假装聊天,眼睛都快黏到两人身上了,恨不得长一对千里耳,听听他们在聊什么。早知道就不离那么远了!
谢言昭这类世家,常年作壁上观。连他都上赶着,与太子的红人攀谈……旁人的心中跃跃欲试,都想到这奇女子面前,混个眼熟。
第二个上来的打招呼的,居然是徐常明将军,他瞅准了机会,特意跑过来,冲应子清拱手:“那日城门迎战,如果没有应少傅力挽狂澜,我方定会损失惨重。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表达感谢。应少傅,我等将士铭记于心,谢了!”
应子清刚才得了谢言昭提醒,怎么说,如今她是高阶女官了,于是稍稍拿捏起范儿,从容应对:“不必,那日守城成功,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
既有谢言昭徐常明相继破冰,有那胆子大的官员,按耐不住,纷纷到应子清面前揖礼,互通姓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