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我在废土种田开荒[天灾] > 第46章

第46章(1/2)

目录

第46章

田地里已经成熟的稻子和小麦直接腰斩,稀稀拉拉地随着风卷上了天,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幼苗连土带苗飞向远方。

情况属实是非常糟糕。

宁一夏跑到饭堂里,这里建造得比较坚固,还没有摇晃,大部分的幸存者都是来到这里躲避,他们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有人嘴皮子都冷的哆嗦,依旧要开口说:“宁姐,你快点想个办法啊,那些都是粮食,不能就这样被风吹走了,我们辛辛苦苦了好久,就等着收获呢!”

说话的人是照顾农田的农工,在他身边,有无数人疯狂点头,他们种地那么久,早就已经对田地有了归属感,特别是一手栽种出来的粮食,眼见着被风吹走,颗粒无收,可不得着急上火。

“惠姐,你召集风系异能者,在农田四周制造风屏,保护农田,农工们,就加把劲儿抢收。”

“阿雯,你带着力量型异能者,挨家挨户去找呆在家里的人,把他们带到这里,房子不安全。”

“豆芽,带人去仓库点出棉服,一人分两件。”

众人齐声应道:“是!”

宁一夏也跟着去了农田,十几个风系异能者控制风向,一齐发力,把农田周围控成了无风地带,东倒西歪的蔬菜终于不再左右摇摆,大批的农工提着篮子,把一颗颗白菜放进去。

向日葵们跑出来,拖着箱子割稻谷,连猫咪们,也帮着运东西。

一切都井然有序,不起眼的角落里,爬墙虎的枝叶骤然动了动,某个画面在宁一夏脑子里一闪而过,她突然转身,以极快的速度往身后跑去,一把扯住站着不动的小女孩,下一秒,小女孩头上的木板应声断裂,重重地砸下来。

土地被砸出一个深坑,小女孩的母亲从农田里飞奔过来,上上下下把她看了一遍,抱着她松了一口气,转而一脸感激地看向宁一夏,说:“宁姐,谢谢你,谢谢你。”

“没事,她可能受到了惊吓,你把她带到饭堂里,安抚一下吧。”宁一夏望着神色呆呆的小女孩,叹气。

聚集地的上方大约两米处是加盖了两层木板的,为了遮挡太阳,当初并没有考虑到防风,木板承受不住这样猛烈的风力。

只要有一块断了,其他的断裂也只是时间问题。

风屏已经形成,不需要时时刻刻看着,许惠丰得了空,就回到宁一夏身边,问:“还需要我们做什么吗?”

宁一夏指了指头顶,问:“你怎么看?我想继续加固,但是换一种材料。”

再多的木板也扛不住风,除非加一些别的遮挡物。

“继续加固吧,要是拆了,直接漏风了,风都得把这里刮散。”许惠丰也跟着叹息,日子才刚刚好过一点呢,就成了这样,寒风拍打在木板上的尖锐声听得她头皮发麻。

“豆芽,过来。”宁一夏喊。

刚刚带着人运出来一批棉服的豆芽急匆匆走过来,说:“宁姐你找我?”

“大家情况怎么样?还好吧?”

“都穿上了棉服了,没有冻伤,倒是雯雯姐去救助,发现了几个被倒塌房屋砸伤的,已经送去医疗点了。”豆芽递过来两件黑色的羽绒服。

宁一夏和许惠丰伸手接过,一裹上,顿时觉得暖呼呼的。

“辛苦你父亲了。”宁一夏说,医疗点主要是豆皮在管理,地方不算大,先前也不会很忙碌,现在一下子有伤员,应该会手忙脚乱?

“对了,让饭堂熬一锅姜汤出来,用姜不用吝啬,就用刚刚抢收的姜,要浓浓的,等一下结束干活,每个人都去喝上几碗驱寒。”

“好的,宁姐。”

说话间,温度又降了几度。

“恐怕是寒潮。”许惠丰说,暴雨和台风也会降温,但是一般不会那么狠,按照现在的降温速度,今晚就得降到零下十几度了。

“我也觉得。”

“哎呦喂,差点把我吹走。”远处,终于忙完的白雯雯过来扎堆,她也是同款黑羽绒服,还把帽子盖上。

“还好我们去的早,那边遮阳的木板都塌了,连带着房子也倒了一半,有一个老人和孩子被压住,脸都冻紫了,送去医疗点之后好很多,性命无忧。”

“趁现在人齐,我打算先让所有人都去饭堂住一晚,第二天再修建坚固的房子,你们怎么看?”宁一夏搓搓手,冷死她了。

“可以,那些房子本来就只是为了遮太阳建造的,脆的要命,要是为了避风,得重新建,饭堂那么大,能扛得住寒风的。”两人都赞同这个想法。

“宁姐,粮食……都收完了!少了……三成!”那边,豆芽的声音在风中断断续续地传到宁一夏耳朵里。

三成,心痛,看着待命的农工们,她说:“可以了,都回去吧,去饭堂喝姜汤。”

等这些人都离开了,木板又断了几块。

“我们现在就得加固,如果今晚下雨或者下雪,那就完蛋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几人来到仓库,才发现原本应该堆满砖块的地方空了一半。

宁一夏找来豆芽,一问才知道,由于计算不当,他们少下单了几车砖块,导致现在砖块不够用。

而在宁一夏的计算中,一仓库的砖块刚刚好够加固整个聚集地,现在少了一大半,明显是不够的。

先前的计划行不通,思索良久,宁一夏说:“这样,把种植区、饭堂、住宿区、医疗点、养殖区还有仓库的上方砌上砖头,其他的地方先不管,山上有树木,明天砍一些下来,不太重要的地方先用木板加固。”

当然,木板加固的始终是不稳固的,然而现在别无他法,很快,他们各自忙碌起来。

宁一夏返回家中,让小葵把棉被和木炭找出来,保证植物们不被冻伤。

番茄树打了蔫,老辣椒摘下一根辣椒,递给他:“吃吧,吃下去就不冷了。”

他倒是还好,辣椒天生不畏寒,这会儿还能活蹦乱跳地帮着小葵搬东西。

家里面一切安好,宁一夏就率先去培植区看了看,培植区是为了培育幼苗和种子而特意建造的,独立一个院子,一走进去,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幼苗。

无数人在忙着给幼苗们盖上保温的袋子,一棵棵幼苗,都需要分开装,耗费的人力物力不小,所幸忙而不乱。

宁一夏又去了医疗点,这里有几个人正在忙碌着,里面摆着五个简易的病床,上面躺着年龄不一的病号。

豆皮正在替一个老人上完药,看见她来,刚准备起身,就被宁一夏压住,说:“不用搞那些虚礼,先替她上药。”

老人家一直惶惶不安,注意到宁一夏来,她突然直起上半身,泪流满面地说道:“我、我是不是太浪费了?药物这么贵,可以不医治我的,只要我的孙女好好的,不救我也没关系的。”

宁一夏沉默,在其他基地中,包括她所呆过的北河基地,也常常会有人自.杀,把食物留给家人,而这些人当中,老弱病残孕占了绝大一部分。

她的不语让老人家更加慌张,那张瘦弱的脸颊一抖一抖的,泣不成声:“我之前呆的基地,很多人都让我去死,他们说我浪费食物,如果,如果我真的浪费食物,就把我丢出去吧,丢的远远的,只要我的孙女能活着。这几天是我这几年来过的最安稳舒服的时候,谢谢你们……”

“老人家,你不用担心,只要是一心向着聚集地,我就不会抛下任何一个人不管的,你可以安心养病,你和你的孙女每天都能去饭堂领餐食,等你身体养好了,我还会安排活给你干,去挑羊毛或编织衣服怎么样?都能领到工钱。”

她的声音仿佛有魔力,让老人逐渐安静下来,如同枯木的手抓住宁一夏蜜色的手,她颤颤巍巍地说道:“我能干的,我会织衣服,没有工钱也可以,我都可以的。”

听见不会被抛弃,老人翻来覆去地讲着她可以,她什么都能干之类的话。

宁一夏又安抚了几句,彻底稳定了他们的心。

从医疗点出来,气温已经达到了十度左右,风夹杂着点点雨,让世界沉入了宁静中。

每个人发一件棉服和羽绒服显然是不太够的,宁一夏到仓库的时候,豆芽已经按照她的吩咐,开始把木炭搬运到饭堂里。

一堆堆的砖块也被倒出来,准备砌上房顶。

饭堂很大,当初修建是按照一千人的容纳量去修的,这会儿聚集地只有不到四百人,所有人都住在这里都绰绰有余。

炭盆被摆在四周围,让饭堂里变得温暖,每个人都捧着一碗姜汤,小口小口地喝着。

后厨已经熄火,厨师长坐在他姐姐身边,也喝着姜汤。

屋外寒风四起,屋内偶尔有木炭噼啪地燃烧声。

厨师长的姐姐说:“这里真好啊,我喜欢这儿。”

厨师长:“还会更好的!”

他们对宁一夏有着超乎想象的信任,相信她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会带着他们过上充实的日子。

被众多人相信的宁一夏此刻正在砌砖,身边是风屏,烈风没有直接吹到她身上,不过她还是打了一个哆嗦,艰难地把砖头盖上去。

“是这样吗?”她问。

“好像是的吧,他们就说是这么盖的。”在

“不行不行,不能乱搞,等一下压塌了木板层,就更加完蛋了。”宁一夏说,她让豆芽去饭堂里问谁会砌砖盖房顶,还真让豆芽问到了,不多时,他就带着人赶来。

宁一夏把位置让出来,看别人砌,果然,跟她做的完全不搭噶。

还好没有随随便便盖,不然半夜就被压死了。

就这么忙碌了一天,宁一夏才得空,她回到家,疲惫地瘫在床上,植物们裹着棉被,看她这样,心疼地说道:“不如明天休息一天?这样的天气,躺在床上睡觉才舒服呢。”

“明天还要继续干活啊……”说着说着,宁一夏已经睡着了。

翌日一早,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

宁一夏吃完早餐,就去饭堂看了看大家的情况,没有冻伤,而且都很精神。

她把今天的任务分配下去,说:“豆芽,把仓库里的衣服清点出来,每个人再发一两条棉裤和棉鞋,分好之后,力量弱的人就留在这里挑拣羊毛,把那两仓库的羊毛收拾出来做成毛衣。”

“力量大的,特别是异能者,跟我们上山砍木头,重新修缮房屋。”宁一夏说。

羽绒服大军浩浩荡荡地上山,其他人负责砍木头,主干留着修房子,枝干用来烧火,一举两得。

宁一夏在一旁负责催生,一旦被砍出一大片,她就立马催生,木头永远砍不完,没了就再生。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足足砍了几十车木头,等运回去后,就开始了修房子之路。

豆包她妈严阵以待,木头一到位,她就发动异能,木头就按照她内心所想,开始自己搭建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房子的雏形就完成了。

这次的搭建比以往用的时间还要长,因为宁一夏首先要求的就是房子能抗风抗寒,其次才是外观漂亮。

在众人的努力下,一栋栋房子被盖出来,光看外形就觉得,结实!

聚集地的人陆陆续续住进新房子,宁一夏还给他们分了木头和木炭,让他们呆在屋里也不至于冻死。

砖头砌的顶也完成了,从远处看,就是一个圆形的红色堡垒。

压在宁一夏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她松了一口气,说:“今天让饭堂加餐,杀几只羊和鸡鸭兔,管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