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章 怎么样呢?(1/2)
给工匠们休沐三天,一来是让他们带着工钱回家,照顾家中,在外干活也不能对家里不闻不问了。
二来,大热天的干活儿一个月,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住的,总要让人喘口气。
人不是牛马。
再者说,便是牛马,也有休息的时候,天热了不下地,下雨了回窝棚呢。
不然工钱发给他们,工地上人这么多,丢了,可就说不清楚了。
一个月的工钱,那也不是个小数目了,万一丢了找不回来,一个月白干。
这种事要是发生了,也不能指望着宅子里补给他们,这口子可不能开,而且,工钱到了他们自己手里,宅子这边也就没有责任和义务管他们的钱如何如何了。
反正是能为他们想到的,也都想到了,至于休沐回家之后的事情,也就不多管了。
离开工地,就跟工地上没关系了。
你是把钱送回家也好,还是出去潇洒走一遭也罢。
他们又不是泾阳王府的家仆,操心那么多作甚。
至于书院,为了迎接新的学生,书院已经做了很多了。
书院里原先的学生会比新学生提前三天开学,就算是有什么不周到的,还需要完善的,三天的时间也足够了。
书院迎接新生可是一件大事。
学生们放假这段时间,陆德明和颜思鲁两人在书院里住着,也只是偶尔关注一些书院的事情,诸多杂务,都有书院的先生们在处理。
两人原本来书院,也是抱着静心读书,着书的目的来的。
所以说,书院安静了,他们也不是没事做,还要继续整理自己这辈子所学到的东西,将其记录下来。
哪怕是书院学生在上学的期间,他们也不是每天都去讲课。
频繁一点的,三天讲课一次,若是想要休息了,一个月就只有两节课。
两人更像是荣誉教师一样。
用不着出多大的力气,有个名头就好。
李复到书院里晃悠的时候,俩老头正在书房里,提笔书写呢。
甚至两人还在纠结,是写在布帛上,还是用新纸,甚至是刻在竹简上。
如果说想要留存更久的话,刻在竹简上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了。
但是,新纸也很好啊。
就是不知道,新纸能保存多久。
庄子上的作坊里造新纸,也才几年的时间,但是几年,却是看不出什么。
李复到了书房,听他们两个讨论这个。
“先写在纸上,到时候写完了,再誊抄到竹简上不就完事儿了吗?”李复说道:“反正这东西,也不能只留存一份儿吧?你们要是愿意,给一份稿件到印刷作坊去,多印刷几份,到时候文学院那边肯定用得着。”
两人相视一眼。
“也对。”颜思鲁点头应声。
李复找了把椅子,往那里一坐,指挥着陆德明身边的书童给自己倒茶。
“我听说,庄子上有老人去世了。”陆德明问道。
“怎么这事儿还传到你这里了。”李复摇了摇头,感慨着:“生老病死的,很正常,人家岁数也大了,也算是寿终正寝。”
陆德明抚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