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觉师父往生了!(1/2)
山里的晨钟刚刚响过,我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前喝茶。阳光透过纱帘,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茶是慧觉师父昨天送来的菊花茶,说是她亲手在后山采摘晒制的,清热明目。
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平静如水。慧觉师父每日诵经念佛,偶尔会来我这儿坐坐,带些自制的茶点。佳林和沐阳每年都会带着孩子们回国住上一阵,小念慧已经会奶声奶气地叫\"外婆\"了,虽然她并不清楚这个称呼对两个白发老人意味着什么。
茶喝到一半,养老院的小张突然慌慌张张跑来,连门都忘了敲:\"李总!慧觉师父...\"
我的手一抖,茶杯倾斜,温热的茶水洒在衣襟上。奇怪的是,我并没有感到太多悲伤,反而有种\"终于来了\"的释然。
\"什么时候的事?\"我放下茶杯,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
\"就在刚才。\"小张眼圈红红的,\"明心师父说,慧觉师父做完早课回禅房休息,等午斋时去叫她,发现她已经...已经坐化了。\"
我点点头,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我去看看。\"
慧觉师父的禅房前已经围了不少人。明心师父站在门口,见我来了,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我回礼,然后走进那个熟悉的房间。
慧觉师父端坐在蒲团上,背挺得笔直,双手结印放在膝头,眼睛微闭,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只是睡着了。晨光透过窗棂,在她光洁的头顶镀上一层金边,连那些香疤都显得庄严起来。
我跪下来,给她磕了三个头。起身时,发现她面前的经桌上放着一封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
信很简短:
\"李姐:
我先走一步。这些年多谢照拂。
佳林和孩子们,就拜托你了。
不必悲伤,有缘再见。
慧觉\"
我把信折好放回口袋,转身对明心师父说:\"通知佳林他们了吗?\"
明心师父摇摇头:\"还没。\"
\"我来吧。\"我掏出手机,拨通了澳洲的视频电话。
接电话的是小念慧,她正坐在儿童椅上吃水果,小脸上沾满了草莓汁。\"奶奶!\"她欢快地叫着,把手机转向正在厨房忙碌的佳林,\"妈妈!是奶奶!\"
佳林擦了擦手,笑着接过手机:\"妈,怎么这个点打来?\"她看了眼我身后的背景,\"咦,您是在寺里吗?\"
\"佳林,\"我直接说,\"你妈妈往生了。\"
手机那头的佳林僵住了,脸上的笑容一点点褪去。她张了张嘴,却没能发出声音。沐阳察觉到异样,快步走过来接过手机。
\"妈?怎么了?\"
\"慧觉师父圆寂了。\"我重复道,\"很安详,是在禅坐中走的。\"
沐阳的脸色变了变,转头去看佳林。她已经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捂着脸,肩膀剧烈地抖动着。小念慧被吓到了,丢下草莓去拉妈妈的衣角:\"妈妈不哭...\"
\"我们...我们马上订机票。\"沐阳艰难地说,\"最快的一班...\"
\"不用急。\"我轻声说,\"按照寺里的规矩,要停灵七日。你们慢慢来,注意安全。\"
挂断电话后,我帮着明心师父整理慧觉师父的遗物。她的东西很少——几件僧袍、一串磨得发亮的佛珠、几本手抄的经书。在枕头毕业时的单人照、小宇的周岁照、念慧出生时医院拍的新生儿照...每张照片都用塑料膜仔细包好,边角已经有些磨损,显然经常被拿出来看。
最让我意外的是,在一本《金刚经》的扉页里,夹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亲家母抱着刚满月的佳林,亲家公站在旁边,一家三口对着镜头笑得灿烂。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小字:\"愿我女一生平安喜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