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从流民开始武道通神 > 第333章 龙蛇之变

第333章 龙蛇之变(1/2)

目录

第333章龙蛇之变

正是夜深之时。

随着乌云散去,佛光消弭,一声轻啸自九天之上而来。

一时之间,孟渊尽去忽生忽死的轮回之感,反而心中荡起豪情,有得见真龙之感。

手中刀上的火焰仍旧未灭,只是更为细微。孟渊身上的火意也逐渐收敛,缓缓归于自身。

孟渊本来正被无生罗汉神威压制的抬不起头,可忽然之间,便觉浑身轻松,再不受无生罗汉压制。

可转眼之间,便又觉出天上又落下一道威压。

这威压厚重坚韧,比之无生罗汉那带有佛光的温润神威不同,反而更为强悍,更为霸道。

威压加于身,孟渊艰难抬头,只见明月当空,星河无垠,却根本寻不见李唯真身影,唯有星月交辉。

“道友何其晚也。”

孟渊正举头之时,忽听身侧有人出声,转眼去看,只见一枯槁老者抱着拂尘,站在明月身旁。

那老者着道袍,须发皆白,略有佝偻,正怜悯的看着明月。

“年轻人,来扶一扶。”那老道朝孟渊道。

“老国师。”孟渊猜出了老道的身份,立即上前,将还在迷茫中的明月扶起来。

明月口中不知在喃喃什么,似是在说兄长和父母之事。

“这孩子心境有碍,若是遁入空门,修些明心见性之法,求空证空,现今怕是好一些。”老道士佝偻着身子,抱着旧拂尘,说道:“只是她不喜空玄之理,偏又重情,枷锁自然就越来越紧了。”

“那该怎么办”孟渊扶着明月,关心来问。

“没法子,只能自渡。”老道士叹了口气,他又打量孟渊,说道:“你是应氏的人,她两个是独孤氏的人,日后注定是要成水火之势的。或许来日,你也会成为明月的枷锁。”

老道士见孟渊握住独孤荧的手,渡入一缕玉液,就又道:“也可能不会。”

孟渊不知道老国师为何这么说,但现在不是操心这些事的时候,毕竟两位大高手开战在即。

“老国师,你是道门三品,兰若寺也有两位三品罗汉,为何不早早出手”孟渊问。

“因为要等三品武人!”老道士也抬头看天,道:“世上已经许久未见过上三品的武人了,儒释道固然有不凡之处,可有些事只有武人能做。”

此时独孤荧已回转过来,她也不去看老国师,只仰头看天,娇小身躯藏在红斗篷之下,面上无有喜悲,好似方才的事根本没发生过。

独孤荧听了老道士的话,不屑冷哼一声,道:“一城人的生死不及一个光明圣王。肉食者鄙,却没料到光明圣王只奉自己。若是再出几个圣王,三品武人更多。”

“儒释道之人证道三品后,绝不会奉一人、一国之命,而是奉儒、奉佛、奉道,遵循自身之道,那也不必多言。”老道士叹了口气,道:“今天总归有武人站出来了。”

独孤荧也不再多言,她瞥了眼孟渊,却也没说什么。

孟渊觉得独孤荧似乎不太友善,就也不跟她说话。

过了几息,明月终于醒转,她见身旁的老道士,又见孟渊把着自己的胳膊,便轻轻挣脱。

孟渊正满怀期待的要观战,也不乐意这时候伺候明月,就赶紧往前走了两步。

明月皱眉看了眼孟渊,也来看天,但夜空中星月璀璨,却不见李唯真身影。

再看远处莲台宝座,那无生罗汉佛目大睁,并无警惕之态,反而面上带笑,满怀期待。

“老祖宗觉得李唯真有几分成算”明月忽的开口。

“世上四品武人多矣。”老道士抱着拂尘,无有半分高人风范,只微微仰头看着远方,说道:“能有望破境的,独孤盛算得了一个,王家丫头也算一个,北方的易行书算一个。不过他们都不如李唯真,加起来也不行。独孤盛心怀胆怯,王家丫头少了进取之心,易行书则过于残暴。唯有李唯真,心境百炼成钢,一朝化龙,天下必能听闻龙吟之声!”

“老国师竟将王二与高人相提比论,愧不敢当!”王二不知何时出现在诸人身后,她看了眼孟渊,又看向远处重伤待死的九劫和尚,道:“能比拟李唯真之人,今日又多了一个。”

那老道士微微颔首,显然是认同王二的话,他看向孟渊,教导道:“年轻人,来日若是火烧万里,还请多多怜悯世人苦楚。”

“晚辈谨记!”孟渊抱拳行礼。

诸人也不再说话,只等李唯真出手。

可过了好一会,天上微风轻拂,还是不见异状。

那莲台宝座之上的无生罗汉如高山一般,似从古至今便在那里盘坐。

莲座之下的诸多西来弟子也不见慌乱,纷纷围着莲台盘膝坐下,根本不管远处待死的九劫和尚。

没过多久,问禅台上被迷乱的众生不受乌云笼罩,也都一个接一个的苏醒。

其中武人率先醒觉,其次才是儒、道两家之人,倒是许多释门子弟竟久久不醒,似深陷极乐世界,再不愿回归污浊尘世。

“师弟!”林宴走了来,他瞪大眼睛看天,“这是……”

话还没说完,无垠夜空竟现出阴云漠漠,似是聚雨将至。

这一次的乌云比之方才的乌云更为磅礴,似遮蔽了整个天空。

那阴云之中有青光游离,似是潜藏着吞天巨物。

“看!”有人指向南边。

只见天边竟有龙挂,正在青龙江上肆虐。

“未得风雨之时,屈从于草丛之间,游走在泥泞之地,饮食脏污,只求一时安稳。一旦乘时而变,青蛇成龙,翱翔天地之间,万里翱翔,呼风唤雨,吞云吐雾,威慑世间!”

老道士看向远处龙挂,说道:“快快散了吧,免得化龙应劫之时伤及无辜。”

说着话,老道士一挥拂尘,竟卷起独孤荧和明月,再不见了踪影。

王二也下了令,让问禅台上清醒来的镇妖司之人带人离去。

不过盏茶时光,问禅台上竟只剩下二三十人,其中大都是五品、六品境界的儒释道武高人。

而那些西来之人,却根本不散,只是合十念经,显然对无生罗汉极为自信。

“你见到觉生和尚了”王二见李唯真迟迟不出手,就来找孟渊说话。

“没见,他怎么了”孟渊问。

“他背后之人是智通和尚!”王二笑着道。

智通

那不是独孤亢的师父么而且还跟玄机子有往来,曾在青光子渡劫之前,邀玄机子来兰若寺论禅!

智通明明是四品境界的有德高僧,曾有普度世人之举,可但他为何帮青光子目的何在

“智通大师所立的大愿是什么”孟渊只能想到一个可能,就是智通也要成愿证道。

“不知道。”王二微微摇头,道:“或是与证道三品有关。”

“是谁查问出来的”孟渊更好奇了,自打来到兰若寺后,就在一一排查,只不过这些修佛的人心思如何如何。

“宿枝。”王二道,“她最是敏锐,最能识人。”

孟渊也不知说什么好,便问:“李唯真为何还不出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