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推进(1/2)
第581章推进
隔了一天,侦探社陆续送别了分头前往两个办事处的探员团队,剩下的成员们便又各自忙碌了起来。
韦恩这边主要是盯着工坊的进度,顺便拉着大厨帕克一块,使用新工具勉强开始小规模地试验“批量化生产”。
不得不说,当工具发生变化之后,很多看似相同的事情,往往就是会变得大不一样,
比如在磨坊外最快被搭起来的简易车间里,用大号的油锅(其实是铁制的小油池)试着给留守探员们少量炸肉饼,前期升温贼慢,油温够了以后火力又显得贼猛,
不但调温控温的难度加大,这玩意你还“端不起来”,如果按照使用家庭炉具的经验,等“火候正好”的时候才开始把肉饼给往外捞,前后的时间差距不过几十秒,它们中的一部分往往就已经“不行了”。
类似的小问题还有不少,像大厨帕克之前已经研究出来的一些配方,在餐馆里复刻还没问题,放到“工坊”里就也会变味,
有些配方并不能简单地“等比例放大”,同样的工序也需要在细节方面具体改进。
前者的例子就比如说再生芝士,不想办法额外加料的话,成品的色泽和紧实度都和小锅里做出来的不一样,
后者的例子就比如说酱料,换大锅之后,光是在熬煮的时候简单的“持续搅拌”,就是个能把不少人累瘫的体力活,需要设计一些看起来不像“厨具”的专门工具来配合才行。
此外产量一旦提升,保质期便也成了很现实的问题,
不光是肉类奶类过来要赶紧加工,生产工序需要认真设计,成品的状态也必须稳定——家庭熬煮的酱料和半成品可以放几天就坏,因为很快便能吃完,但餐馆要想开到各地的话,几天时间东西都还不一定能送到当地呢。
午餐肉和再生芝士也同理,二次加工以后,成本固然是下去了,但性质也不如火腿培根或者原生芝士那么耐保存,哪怕没有发酸发臭,只要颜色和味道出现明显变化,某种意义上都算“变质”,
偏偏这年头美利加的化工产业还约等于没有,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了。
好在最初级的防腐工艺,门槛其实也不高,
往玻璃瓶子加软木塞、马口铁容器加盖,再放到温水里煮一段时间,就是极简版的“罐头”,或者说是草台班子版的“巴氏消毒法”,甚至直接往配方里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原料,都可以成为最简单有效的防腐剂。
可惜高温熬煮会破坏维c,工艺流程就需要因此改变,额外的原料又会导致味道变化,配方也需要重新调整——颇有一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味道。
所以说,美利加这年头还不存在“罐头”和“腌制”、“酿造”之外的食品加工业,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掌握点关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还真没办法把它给搞出来。
学院那边的请假倒是被批准了,韦恩“涉嫌杀人”的事情都上了报纸,参加完主教葬礼和新主教按立典礼回去的本地教授和学生也都可以间接佐证,这边一封信件过去,没两天同意的信件就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