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三百匹马(1/2)
鲁阳北,天空难得有云。
即便这样,空气依旧闷热,远近一切绿色植被有气无力。
一队汉胡混编的斥候骑士从寒鸦道出口涌出,当即一分为二,一部分押解俘虏的山民驰往鲁阳城邑报功,一部分控马转向,绕山坡而上,站在路口南北两端的山脊、山坡之上。
这些斥候也下马,就是这样的高处,此刻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山风。
纷纷解开衣襟,给马匹解下马鞍,纳凉休息。
马匹觅食于山顶,山顶向阳的一面植被远远观望时一片暗绿,待走近了才会发现,仿佛晒干的茶叶一样。
马蹄践踏在上面,草叶会成片折断,成为碎末。
山顶的骑士休息片刻,见没有山民追赶,等待殿后斥候小队出来后,这些山顶斥候才乘马下山。
鲁阳西面山中自然不可能有袁术的伏兵,只是每日例行侦查,外加狩猎。
鲁阳城邑中,赵基正翻开甘宁的书信,扭头看关尚:“阿尚,给你一个任务。”
关尚起身拱手:“什么?”
“去选良马百匹,驽马二百匹,率五十骑送往叶县,交付甘宁。就说这是我给他的见面礼,明日他沿驰道向襄城进发,我会绕鹰山而来,与他会师于襄城,随后一同进取颍阳、颍阴。”
赵基说话间扭头去看这次随军的令史赵戬,赵戬坐在原地捉笔快速书写一道手书,起身拿到赵基面前。
赵基阅读后见符合自己的心思,就拿出六面体印信盖了三个印面。
书信递给关尚,关尚接住后就问:“他若不肯,又该如何?”
“送马、传令是你的任务,是否听令是他的事情。”
赵基耐心解释一句,关尚恍然大悟,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如果收下马,还想扣留怎么办?”
“我会去找他,你带着人安全回来即可。”
赵基不想再解释,拍拍关尚的肩膀,伸出另一条手搭在关尚另一个肩膀,两手一拉一推让关尚原地转身,然后推了一把。
关尚还有一些事情想问明白,也只能顺着这股力量走出去。
见他站在门口还想问什么,赵基没好气瞪一眼:“你再这样,我换人去?”
关尚闻声快步就走,目前鲁阳、叶县之间斥候已经往返三趟,不会有什么不开眼的豪帅、宗贼劫杀马匹。
赵基神情无奈落座,关尚年龄终究是太小,一直在乡里厮混,没在外乡人那里吃过亏。
不像韩述,出身太低,吃了太多的苦,所以韩述执行任务的时候很是尽力。
就是唐宪,阅历也有沉淀,说干什么就干什么,不会力求什么完美。
没办法,乡里同龄人中能用的人终究不多,关尚年龄最低,反而成长潜力大。
先留在军队里积累功勋、阅历,然后再去读书,才不会被带偏。
赵戬为赵基端来凉茶:“大司马倒是疼爱关中郎。”
“在乡里时,他视我为兄,我视他为弟。”
赵基接住茶碗,笑着说:“今虽偶得富贵,又岂能相忘?”
浅饮一口茶水,赵基就问:“朱灵可有异动?”
“未曾察觉。”
赵戬躬身立在桌案侧旁,低声:“斥候中汉胡混编,若有异动,必能察觉。”
“不可疏忽大意。”
赵基嘱咐一声,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妇人之仁,从他出兵伊阙关以来,斥候侦查范围内,只要是大路上遇到的行人男女,不管什么身份,青壮男子一概编入苦力,女子编入军医队做杂活。
小路遇到的男女,则收集混编,安置在沿途负责割草,给后续行军的马匹储备草料。
若是那种穿山越岭的人,则属于斥候的狩猎的目标,生擒后折功一级,一律视为俘虏。
即便有郡县的官方身份,也是一律羁押。
用一切手段限制消息传递,这样才能保证军队的安全。
至于使者被扣,各县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赵基不在乎。
军队开拔抵达县邑城外,各县能选择的立场并不多。
真没必要太过尊重这些人,秋粮还没有收割,哪怕各县长吏、县吏、豪强准备反抗,也无法搞定县内的广大庶民,也很难舍弃秋粮。
到了现在这个季节,各县反抗就反抗,别妨碍赵基这里收割粮食就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