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震翻全场(1/2)
方星河的静态数据并不理想。
赤脚身高:184.5厘米
臂展:192厘米
体重:79公斤
手掌长宽:20.2/21.5厘米
非常普通,甚至是平庸的数据。
作为NBA最知名的“小手怪”,科比的手长也有21厘米,而方星河完全是普通人级别。
其实统子能够小幅度调整身材的细节,但是,90点的身材,都被方星河用来变好看了。
以最协调为准则,以流畅精致为目标,最终形成一个薄肌型的瘦削帅哥。
单看外形,他确实不像NBA球员。
艾弗森体重75公斤,身高顶天179,大概率178。
方星河多出6.5厘米的身高,体重却只重4公斤,外形看上去比AI更“瘦弱”,在一堆肌肉棒子中间扎眼极了。
在2001年,球队的公开试训并不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以好些人暂缓了自身的项目,聚在一起,嘻嘻哈哈的对着方星河指指点点。
可是他们的嘲笑很快戛然而止,并且变成惊呼。
3/4场冲刺:2.92s。
“沃特法克!刚刚有什么东西闪过去了吗?”
快船队的助理教练安德森被惊呼声引来,走到测速的工作人员身旁:“他是不是本届最快的?”
“不,先生。”工作人员礼貌回复,“本届有两个基本会落选的家伙和他一样快,他们将会共同分享近三届最快球员的殊荣。”
“意思是,最顶级的速度?”
“是的,先生,比AI更快,大概略逊于小飞鼠TJ。”
“真有意思。人球结合能力怎么样?”
“暂时还不知道。”
“好吧,那你们继续。”
安德森托着下巴站到一旁,视线锁定在方星河身上。
在NBA,冲刺速度并不是一项决定性素质,很多东西都比那重要,可是再结合方星河由内而外生发的强者气质,安德森心里忽然浮现出一种莫名的期待。
下一项,原地弹跳:112厘米
“waw!”
好几个人忽然捧住了头。
在NBA的官方体测数据库中,原地弹跳的历史记录将由2007年的尼克杨创造,100.33厘米,而现在尚未进行官方记录,只有一届又一届的传闻。
但哪怕是在传闻中,也只有寥寥几个怪物跳到过100+,包括卡特的104,艾弗森的108,以及弗朗西斯的114。
再次强调,这只是传闻。
以弹跳和滞空统治时代的大丹,垂直起跳高度98厘米,是一个相当准确的数据。
“他好像在飞!”
听到工作人员的惊叹,正在看热闹的约瑟夫·福特下意识回道:“如果我像他那样轻飘飘的,我也能做到!这根本不算什么。”
安德森侧头看了他一眼,并未理会。
再下一项,助跑弹跳:126厘米。
又是一个创纪录的数字。
安德森有点坐不住了,特意走近一点,仔细观察方星河的下肢。
训练馆里乱做一团,很多人在哇哇大叫——这种超乎常理的弹跳能力确实值得震惊,没人能够理解,方星河单薄的身体里为何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
“你怎么做到的?”
在下一次测试的间隙,安德森忍不住问:“我的意思是,你的肌肉看上去并不强大……”
方星河轻轻踢腿,放松肌肉,轻描淡写的回道:“如果你想得到的是一个符合科学理论的答案,那么很简单:顶级协调性+顶级的神经募集能力=完全统合肌肉的超高爆发。
这和单独某块肌肉的规模大小没有关系,而是整个肌肉群的瞬时合力……”
安德森的眼神变得茫然。
对不起,我只是一个没什么学问的前球员,你嘴里冒出来的那些个专属名词,到底是啥意思?
方星河轻轻一笑。
“看来你没听懂……没关系,我是一个天才,现在get到了吗?”
“是的,毫无疑问。”
安德森恭敬告辞——事实上是败退,他觉得自己和方星河聊不来,并且心中开始略带敬畏。
‘这不是一个我早已习惯的NBA典型球员。方是一个……异类。’
他这样想着,打开笔记本,开始亲自书写方星河的球探报告。
在接下来的折返跑、禁区敏捷测试、带球冲刺、带球绕桩变向跑动测试中,方星河再一次展现出了强大的统治力。
仅从敏捷性而言,他是当世第一,虽然人球结合稍差,但也足够刷新变向记录了。
“Ohygod!他真的好像一阵风!”
在工作人员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吉尔伯特·阿里纳斯下意识发出嘲讽:“得了吧,一撞就散的风?”
贾马尔·汀斯利马上回应:“是的,如果让我和他对位,不出10分钟,他就得哭着喊妈妈我想喝奶!”
嫉妒让人面目全非……或许不是,早年的0号特工和汀斯利原本也不是什么善茬,刺头属性十足。
而方星河作为一个明显的后卫,和他们位置冲突,这是实际利益被剥夺的痛恨,更甚于嫉妒。
另外那几个肌肉棒子前锋,才是单纯的瞧不起方星河。
“yeye,一撞就碎的中国瓷,漂亮的baby,我打赌他做不了一个标准卧推。”
“最多半个,老兄。”
“看到了吗?快船的教练对他很感兴趣。”
“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一只灵活的黄皮猴子而已。”
“篮球场不是这种蚊子嗡嗡乱飞的地方,如果一会儿有分组对抗,我会拍死他!”
恶意铺天盖地,黑人们理所当然的联合起来,肆意嘲笑着从未在NBA赛场里出现的新奇肤色。
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歧视并欺负黄种人是如此的天经地义,就如同他们被白人警惕隔离一样,这是权力链条,此刻牢不可破。
方星河并不知道那些家伙在嘀咕什么,他只是专注于测试。
下一项是卧推。
NBA的标准卧推重量是84公斤,考察连续推举标准杠铃次数,但对控卫的要求相对很低,不是一个决定性的数据。
方星河放弃了这项测试。
“为什么?”
安德森有些不解。
因为我信不过你们的工作人员。
方星河从未进行过相关器械训练,农安没那条件,所以不愿意在陌生且满是敌意的地方进行第一次尝试。
等到安顿下来,找个专业私教进行适应性培训,再补上卧推数据也来得及。
方星河心里是如此想的,但这话没必要说,他只是转头看向那群拉帮结派的黑人兄弟会,悍然道:“等到分组对抗赛的时候,你会看到的。”
“好吧。”安德森无奈同意,“那让我们把技术测试做完。”
接下来是专项技能评估。
控卫的测试共分几大项——传接球、控球突破、5点定点投篮、移动后接球中投。
方星河在所有项目里都拿到了A+的分数。
训练和赛场上完全不一样,技术最糙的中锋,在测试中都能秀一秀运球,然后像模像样的投出几个漂亮的中投。
但方星河展现出来的水平是25球中23,完全处于另一种级别。
“我们会考虑得到他吗?”
负责发球的工作人员舔了舔嘴唇,悄悄问安德森。
“我不知道。”
安德森目光闪烁,忽然掏出手机。
“是的,我不知道,但我想,是时候通知主教练也来看看了。”
打电话的间隙,他示意投篮助教:“再让他投一轮三分球,给我一点时间。”
今天只是一场很初级很粗糙的大撒网式试训,高顺位新秀都没来,所以主教练也没有到场,他认为不值得。
现在,值得了。
三分球测试,方星河展现出了更高级别的水准。
其实技术水平和中投一样,都是89点,可是25投20中的结果看上去更加惊人。
“FUCK!他怎么能那么准?”
贾马尔·汀斯利目瞪口呆。
作为一个街球风格的花哨控卫,他的中远投水平差到和大前一档,实在看不得别人一个又一个刷刷进球。
“这有什么用?”
他的好兄弟努力安慰他:“这没用,bro,教练都懒得看。况且谁会给一个新人浪投三分的机会呢?”
是的,确实没什么用。
这年月甚至都没有专业的三分测试,只有当新秀的投球水平很高时,助教才会要求他再投几个三分试试看。
具体的水平也并不会很大提升选秀前景。
方星河完全理解其中缘由。
在联盟正式取消Handcheck规则之前,三分球的稳定性太差了,像库里那种历史级别的射手也扛不住反复的冲撞对抗和上手拉扯。
投篮空间不够已经是一个超级大麻烦,更糟糕的其实是强对抗所导致的肌肉紧张——球员在遭遇强烈身体对抗时会下意识的绷紧肌肉保护自己,伴随着体力流失,肌肉变得进一步紧张,投篮手感就此消耗殆尽。
所以这个年代对于三分射手的防守策略非常简单:由防守人贴身纠缠,用力挤压碰撞,不管持球与否,一两节之后效果显著。
三分绝杀?那不存在于当前年代。
方星河过于精准的远投水平,不但没能征服那些肌肉棒子,反而使得他受到了更大的轻视。
“一个只会飘在外面投篮的软蛋而已,很容易搞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