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天圣五年会元:宋煊(2/2)
“第一千零一名,范详,应天府举子。”
范详
同来参加考试的应天府举子们登时有些激动。
宋浩微微挑眉:
“他又是最后一名,当真是运气不错。”
宋浩自认为自己考的不错,他被宋祁单独辅导过一段时间。
再加上又参加过晏殊考的发解试,针对如何治理运河,也是有过了解的。
“五哥,是咱们书院的学子。”
宋铭他们二人是跟随以前的老生一同来参加省试的,都是住在寺庙当中。
如此也能省些钱财。
他们也未曾碰到宋煊,或者说“兄弟俩”都没有去打探。
“若是我等顺利通过省试。”
宋浩颇为畅快的笑了几声:
“范院长当真是功不可没啊!”
宋铭也很是激动,他也觉得自己通过省试的机会挺大的。
人群当中不断的出现惊呼声,以及恭喜恭喜。
直到六百多名,念到了宋铭的名字。
宋铭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冲着周遭的人拱手致谢。
宋浩也是颇为鼓励的拍了拍宋铭的肩膀。
上一次二人都在省试当中落榜,如今进了榜单,总算是用不着在从发解试重新考了。
“五哥,你说十二弟,他真的能中会元吗”
听到宋铭的突然询问,宋浩眉头微挑:
“我不确定。”
因为他觉得自己经过如此长时间的用功,也能中会元。
这都没有进步的可能,那不是白让宋祁辅导如此长时间的功课了吗
这可是属于大宋实际状元一对一的辅导。
放眼整个天下,有几个举子能有这份机遇的
故而宋浩听了如此多上榜的学子名字,丝毫不慌。
围观百姓以及那些富商豪仆都在等待。
毕竟排在五百名往后的举子,想要通过殿试还是蛮有压力的。
就算当今官家说扩招,不会超过五百,为了保险起见,总归是要在四百多名动手捉婿,如此一来,女婿成为进士第机会才会变大。
“第四百四十四名,鱼周询,开封府。”
“啊!”
鱼周询大叫一声,忍不住狂笑起来,自己终于通过了省试。
周遭与他相识的同窗,纷纷恭贺。
不等鱼周询回应,便被几个大汉直接给抬起来了。
“你们干什么”
鱼周询大惊失色。
一旁身着华服的富商,擦了擦自己脸上的热汗,笑了笑:
“敢问鱼公子可曾婚配”
“未曾。”
“好。”富商当即精神大振:“抬走抬走,此乃我家良婿啊!”
“哎,别,我还没准备好。”
鱼周询大叫着,但是几个壮汉直接给他举过头顶,穿过人流向着外面出去。
同样想要捉婿的富商笑道:
“周员外,这才四百多名,不够保险,你这就沉不住气了”
“哼,我这良婿必定会中进士,不劳你操心了。”
周院外对于开封府一些名声好的举子,多是做过调查,直接过滤出去了家境好的人家。
鱼周询这个名字他是有印象的,幼年丧父,但是勤奋好学,是有潜力的。
就算考了四百四十四名,那也是比其余人强上许多。
确保他衣食住行无忧,今后自家才可以更长久的保持富贵。
就算大宋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商人地位有所改观,可是依旧不高。
若是家里能够出现一位当官的女婿,对于商人而言也是有着极大的好处,尤其是老家还是开封府的!
“咱们走。”
周员外直接带着豪仆,带着自己选定的女婿,举着鱼周询离开拥挤的贡院。
甚至这番吵闹都影响了别人听排在鱼周询前面之人的名字。
许多举子耳朵听着唱名官的话,眼睛却是瞥向了鱼周询。
这是今日省试结果,第一个被榜下捉婿走的人。
赵祯虽然早就听说过,可是头一次见,他伸手指着外面大笑道:
“好个鱼周询,朕都瞧见他脸上惊恐的神色了!”
张茂则在一旁配合的笑着。
如此场景,说实在的他也是头一次见,但是目光却是始终都停留在官家身上。
“有趣,当真是有趣!”
赵祯双手背后,笑嘻嘻的道:
“朕本来以为他们中了进士之后,才会出现榜下捉婿之事,未曾想省试就如此热闹了,那他们金榜题名之后,岂不是许多人都有了婚姻了”
另一个贴身宦官梁怀吉又给赵祯解释了一下。
许多家境并不殷实的家庭或者官员,他们抢不过那些大富商以及高官,所以在省试左右便要先定下婚约。
毕竟殿试的时候,也要罢黜许多举子!
赵祯点点头,耳朵听着外面的声音。
可能是出了鱼周询这么一个例子,紧接着不少人都开始抢人了。
倒是有举子大喊着自己有了婚约甚至娶妻了,让他们把自己放下来的事。
这种场景自从名单进了百名之后,越来越多的争抢开始了。
甚至不断的有人报高价,意图压过竞争者,打动自己看好的这个女婿。
“第四十八名,文彦博,汾州举子。”
高若讷连连拱手道喜,文彦博则是客气的还礼,却不料猛的被人给抓起来就要合力给他抬走。
“我已有婚约,我已有婚约!”
“家父判三司开拆磨勘司,早就定亲,放我下来!”
几个仆人告了声罪,连忙再去寻别人。
自从进入五十名后,只要有举子出现恭喜声之类的,立马就被抓起来了!
此时抢夺女婿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甚至在二楼观看的一些家庭,也是派人出手。
就是为了抢占先机,毕竟排名更靠前的举子,那宰相、左右仆射、以及六部主事,也有女儿要嫁。
他们这些五六品官员抢夺这个阶段的女婿才是最为现实的。
况且榜下捉婿又不是头一次办了,他们这些有女儿的官员,时不时的还要交流方法经验呢。
说白了,全都是为了富贵以及权利的延续才会如此。
更不用说还有不少武将家庭也想要凑这个热闹,但是许多举子一听说他们是武将出身,就算被抢走,也不会同意的。
真要与武将结亲,那自己今后在朝堂上还怎么进步呢
谁不想有个“宰相岳父”
就算是宋慈他不屑,但是他的“宰相岳父”给他在背后平了多少事啊
多少人看着他岳父的面子,给他面子
真以为靠着辨认白骨的技术,破获几个案子,就能平步青云,或者在官场上事事顺遂了
天真!
欧阳修瞧着身边的叶顾言、余规以及肖本纷纷上榜,当即表示祝贺。
他们三人也不是头一次参加省试了,此时欢喜充斥着全身上下,也不断的安慰着落榜的欧阳修。
你还年轻,兴许下一次天圣八年的时候,便是你登榜之时。
他们也都有过落榜的经历。
“要不是十二哥儿送来的试卷,我等还真是遇不到有关河流的策论!”
叶顾言感慨的说了一嘴,虽然不是修缮黄河的,但总归是有些印象。
因此在考场上发挥出来了。
欧阳修轻微颔首,到底是自己孤高了,觉得不可能考这种以前的试题。
毕竟从真宗皇帝开始,他就要求收集各州府的发解试考题,避免在省试以及殿试当中,出现完全雷同的题目。
对于其余考生不公平之类的。
可是运河、黄河、以及其余河流的治理,当真不是一个概念。
“第三十三名,王泰,应天府举子!”
吕夷简一听这话,他倒是没有想到王泰会考的如此靠前!
“这下王文正公泉下有知,也是大为欣慰啊。”
吕夷简与王旦是亲上加亲,他儿子娶了王旦的女儿,女儿嫁给了王旦的儿子王雍。
“嗯”
但是广场外的举子们都找不到人祝贺,最着急的是那帮想要抢女婿的,怎么就没有听到有人祝贺呢。
连寻人都找不到的。
随即紧随其后吕夷简听到了自家堂弟吕乐简的名字,满意的点点头。
进步极大!
当真是运气不错,就是不知道在殿试的时候,能否保持靠前的排名。
“第三十名,阮逸。”
……
“第十名,宋浩,应天府举子。”
宋浩眉头一皱。
他本以为自己考的挺好的,都能拿到会元,未曾想竟然会排名如此靠后。
“五哥。”
宋浩却是微微摇头,示意他不要声张。
方才与宋煊交好之人,许多人都寻不到。
“第九名,吴仅,饶州举子(鄱阳县)。”
“第八名,田道成,应天府举子。”
“第七名,祝玉,应天府举子。”
“第六名,包拯,应天府举子。”
“第五名,韩琦,应天府举子。”
“第四名,张方平,应天府举子。”
“第三名,赵概,应天府举子。”
“第二名,梁蒨,应天府举子。”
传唱官一口气念了这些人的名字,全都落在了应天府举子之上,更是让众多举子感到震惊。
应天书院如此牛逼吗
他们早就听闻神通晏殊在应天府大兴教育,并且把应天书院变为府学。
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应天书院院长是谁
可是如此省试的成绩,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来自应天书院,足以见识到应天书院院长的厉害之处。
更不用说本届最大的会元人选是宋煊,他也是应天书院的。
“难不成此次会元当真是宋煊吗”高若讷脸上更是极为精采。
文彦博轻微颔首:“倒是有如此可能!”
高若讷连忙开口道:“看样子应天书院我也得去啊!”
上次他们在洛阳的时候,就约定过后奔着应天书院去游学,但是时间上来不及。
未曾想今日见到如此盛景。
就算用不到殿试过后的金榜题名,光是靠着省试的这份成绩,便是应天书院最好的招生简章。
更会使得天下的读书人趋之若鹜的前往应天书院去游学,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学。
张源是最为惊诧的,他本以为宋煊板上钉钉的会元,未曾想到连带着他身边的同窗都如此厉害。
“应天书院名不虚传。”胡瑗已经不抱希望了,他们这群人当中就只有生过一场大病,被照顾的阮逸中榜了。
“守道兄,你也是在应天书院读书的,可是知道他们的情况”
石介也没有考中榜单,他当然知道宋煊身边的那群人了。
当初他还借住在宋煊家中,只不过二人理念不同,并没有深交。
“他们在书院当中就是比较拔尖的学子。”石介瞧着好友胡瑗道:“你也动了心思”
“悔不早听兄之言,应该早些去应天书院游学。”
胡瑗叹了口气,他与石介是通过信的,知道应天书院的情况。
石介也是叹了口气,今日榜单许多应天书院同窗都登上榜单了,自己却是落榜,兴许真是的是心境与他们不同。
他批评了随意修黄河的主意,以不变应万变,黄河之险,岂是常人所能制约的
“看样子,今后前往应天书院的举子该不计其数了。”
张源对着好友胡昊提了一嘴,不过随即一闪而过,自己可是有宰相命运的。
此时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
待我让十二哥儿写一封推荐信,自己也去应天书院深造一段时间,那也是极好的!
吕夷简捏着胡须,倒是没有料到前十名当中有九人全都是应天书院的举子。
至于第一名人选是谁,他早就清楚的。
“爹,这应天书院是谁在管理啊”
吕公弼在东京为官,对于应天书院并不了解,他只知道晏殊主政应天府。
“范仲淹!”
吕夷简双手背后道:“此人也是有大才啊,今后也要调到京师来任用!”
如此人才,吕夷简认为必须要笼络到自己的利益集团当中来。
但是吕夷简不了解范仲淹,他才不会加入吕夷简的利益集团,还要跟着他对着干!
此时的吕夷简心中已经起了要提拔范仲淹的心思。
殊不住他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赵祯是知道这份名单的,应天书院许多举子都上了榜单。
但是一旁的贴身宦官张茂则十分惊诧的道:
“如何全都是应天府举子,这晏相公未免也做的太好了!”
“哈哈哈。”
赵祯听着侍从的话,十分的得意。
不仅仅是晏殊的功劳,范仲淹在书院做的一些事,通过宋煊的经历,也被皇城司的人传递到了赵祯的耳朵当中。
故而他对于范仲淹也是有所了解的。
此君当真是一个君子,将来必须要重用的!
“若是范公能够多为朕培养些优秀的举子,那才是真正的为朕分忧啊!”
赵祯瞧着外面的学子议论声,实在是此事过于震惊。
大宋自从立国开展科举考试这么多年以来,都未曾有过如此先例。
甚至有人下意识的认为,是不是应天府的举子提前得到了什么渠道,故而他们才考的如此好
因为在考场上作弊的可能性极小。
他们这些同府的举子,都不会被分在相同的考场当中,就是避免他们当场串联作弊。
唯有提前漏题,做了准备,他们才会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哈哈哈。”
曹利用大笑不止,听着老仆人的话,方才排名靠前的那几个,除了赵概以及梁蒨外,剩下的可全都是与宋煊住在一起的举子。
“好好好,我就知道优秀之人身边全都是优秀的举子啊!”
曹利用觉得这批人有如此耀眼的成绩,通过殿试,考中进士也极为轻松。
“对了,一会便是你们妹夫的名字了,要给老子把他抢回来。”
“爹!”
曹渊惊的大叫一声:“你是说妹夫他考了会元”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曹利用负手而立:“不过是小小的会元嘛,有什么了不起的!”
曹渊惊的后退几步,他万万没想到宋煊的成绩会如此之好。
方才从第十名听到宋这个字的时候,便觉得稳妥了。
结果到了第二名都没有在听到宋这个字,方才他心里还在打鼓,以为宋煊无法中榜呢!
“爹,他当真是第一”
曹清摇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因为这种事,她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夫婿会连中解元、会元
“哼哼。”
曹利用极为得意的昂着头:
“不错,我早就看出来咱家女婿是连中三元之人,故而早早与他定下婚约,你这个丫头还不愿意,过了这村,你就后悔去拍大腿吧。”
“连中三元”
这下子连曹夫人都极为激动的站起来,来回走动:
“老曹,你莫要总是诓骗于我,我这心呐,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呢。”
“连中三元!”
曹家七兄弟更是目瞪口呆。
本来以为宋煊能过中会元,就是天大的机遇了。
没想到自家老爹说他都能连中三元!
“莫不是咱们老曹家的祖坟冒了青烟”曹渊喃喃自语道:“毕竟咱们家可是武将啊!”
“放屁,你爷爷就是大宋的进士。”
曹利用哼笑一声:“只不过因为大宋需要,才转为武职,咱们家祖上也是进士出身,如今招一个进士当女婿,门当户对!”
“对对对,门当户对!”
曹夫人脸上的笑都没有停下来过。
她当真是没有料到中了会元还不止,竟然会奔着连中三元而去。
整个大宋能有几人连中三元的
必定会青史留名!
曹清摇摇摇欲坠,她被如此大的惊喜给砸的有些发蒙。
这是天上掉馅饼了嘛
自己的未来夫婿不仅长得一表人才,更是如此有才华,还可能连中三元!
哪家女子不愿意嫁给他啊!
“你们几个给我听好了,立马下去去寻你妹夫,绝不能让他被别人拖走。”
“爹,若是不胜,请斩我头!”曹渊当即表态。
“对,请斩我头!”曹旭也高声附和。
“滚,你们也配跟关二爷相比。”
曹利用笑骂着让几个活宝下去。
作为本届会元之人,自是有着独到的待遇。
传唱官缓了一会,鼓起平生最大的声音:
“天圣五年春闱会元是:宋煊,应天府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