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42章 融入香港

第342章 融入香港(1/2)

目录

第342章融入香港

军政府在港府举办了一场晚宴,邀请香港的知名人士参加,感谢大家为英国继续统治香港给予的各方面支持,陈光良亦在邀请的名单。

他想了想,自己也没有发表什么‘卖国言论’,而且一同参加的华人也不可能发表‘卖国言论’,大家只是基于香港民生的原因,而帮助港府稳定环境。

所以,他前来参加了一次晚宴,并带着自己的夫人严人美一同参加。

“陈先生,听说你们平安银行正在提高利息而吸纳存款,你知道,这样或许并不是很合规矩!”一名‘英国绅士’走到陈光良夫妇面前,颇有些居高临下的说道。

他便是汇丰银行的大班——摩尔。

实际上,汇丰银行在香港沦陷期间,一共死了两位大班。而摩尔一直在伦敦,他在英国政府和殖民部的支持下,担任了汇丰银行的大班。

而汇丰银行在香港沦陷前夕,已经将一些外汇储备运到伦敦,同时有在美国有大批的美元储备,所以抗战后的汇丰银行,依旧有着相当的财力。

再加上汇丰银行如今第一时间复业,以其在远东的银行网络,仅需两三年便能恢复元气;当然,免不了在1950年遭遇下一个大损失。

陈光良笑道:“法无禁止即可为,更何况这种情况在银行业并不稀奇。”

摩尔随即也笑了起来,说道:“很有道理。听说平安银行在香港注册,希望以后我们香港银行能多多沟通。”

实际上,他也就是试探。

换做其他人,摩尔不会如此重视,特意跑过来交谈,他本质上是看不起华资银行的。

但陈光良的身份不一样,他是华夏目前最成功的商人,并有华夏‘四大银行家’的美誉,其余三人是陈光甫、贝祖诒、李铭。

“当然,我和汇丰银行一直有不错的合作。”

此时很多人都瞩目在两人身上,在香港毕竟是英国人的天下,如今有个华人居然被主动的摩士大班交谈,这显然属于一场。

但当看到华人是谁时,大家便觉得正常了,如果陈光良定居香港,那么也是‘高等华人’的地位。

而大家最近更是听说,陈光良有意‘从政’,所以帮助军政府解决粮食等生活物资的麻烦。

在摩士大班离开后,陈光良夫妇随即被何东爵士夫妇、周寿臣爵士夫妇联络起来,大家在19371940年时,见过不少面,交流抗战的心得。

周寿臣说道:“陈先生,我觉得以你在华人的地位,待军政府结束,可以考虑主动一些,去争取行政局非官守议员。”

最近陈光良在香港定居,也牵动着很多人的心,总司令甚至邀请他回沪市,帮助国民政府稳定沪市的经济。

只可惜这一次,陈光良是抗令了,以‘战争后遗症’和‘家庭的关系’留在香港静养。

事实上他这样做,很多人都认为——是陈光良对国民政府贪污腐败的一种不满,对沪市的奢靡之风感到悲哀,所以干脆远遁香港。

否则,对抗战有大功的陈光良,不应该不留在沪市,享受胜利的战果。

陈光良委婉的说道:“周爵士过奖了,不过我向来对政治保持着一定距离,主要是精力的原因。更何况,战后我们华人在香港的地位,急需港英政府改善,而要做这一点,需要更熟悉香港、更有精力的华人去做。你们两位不就是最好的选择么!”

何东笑着说道:“我们都老了,哈哈!不过我也认为,关于战后华人在香港的地位,需要得到改善,这是一个很好的政z工作。”

他是第一个获准在山顶居住的华人,实际上也有可能沾了混血儿的光。

周寿臣也点点头,说道:“不错,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争取。”

三人明目张胆的交流着——争取华人更高地位的话题,主要是讨论取消香港的一些民族歧视问题。

在这一方面,三人都有底气,毕竟华夏是二战的战胜国之一、主要参与者之一、独自硬抗日本法西斯四年多的国家。

这个民族在这个时候,实际上已经战起来了。例如张发奎的部队进驻香港时,军人们表现出极高的民族自信心,一言不合就准备和英国人战斗的架势,陈光良也是看到的;而当时的英军,只能委婉的安排,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政z来解决问题。

只能说,是国民政府上层的考虑和妥协,但绝不是华夏军人的妥协。

而一旦民族觉醒,那么给每一个华夏人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以1932年前的租界为例,那时候华人看到洋人,会有低人一等的想法,甚至歧视也无处不在;但自从‘一二八’战争后,华人的团结和斗争勇气,都在逐渐改变华人在地位。

当天晚上,陈光良也积极融入香港上层社会中,他虽然不会直接参政,但依旧会和政府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他要逐步掌握香港的经济,提高在华人心中的地位,带领香港华人一起过上美好生活,这才是他接下来20年要做的事情。

回去的路上,严人美在车上说道:“感觉你的影响力太大也不是好事,很多人都会对你警惕!”

自己的丈夫影响力确实大,对抗战的影响也大,不说后方的工业,就是资助青霉素一项,为南鲸政府争取到美援,都已经足够让人敬佩。(ps:至少比前世多杀几万鬼子)

陈光良说道:“无妨,很快大部队要来香港,我自然就没有那么瞩目。等将来我们儿子成长起来,我们便可以死死的钉在香港,掌握着香港经济走势。”

二代主要是经济,三代就可以发展政z、科学、艺术了。

“嗯,那他们的教育可得抓紧点。”

“松弛有度才对”

严人美娇嗔道:“你倒是做上好爸爸了”

相比儿子的教育,陈光良更能耐着性子,反复的进行沟通,这样的效果也比较好;而严人美是以为‘严母’,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嘛!”

第二天,陈光良带着蒋梅英来到时代影业的北角凤凰制片厂,只见这里已经重新繁荣起来。

在日本进攻香港前,陈光良已经下来将时代影业的电影器材设备,全部搬到奥门的仓库秘密封存,并让职员和演艺人员撤向大后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