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世家宋程(1/2)
上回书说到,童贯得了黄门公的一句:
“有何共同?一个司上,一个司天。”
便冷眼望了他,一字一字道:
“均为世家!”
那黄门公奇怪,这世家,便是世袭的官爵,也算是个共同之处?且惊讶的笑出声了,问道:
“世家?不就是世袭麽?”
面上的些许的戏谑且是嘲笑了那童贯。意思就是,世袭的多了去了。别说宗室,就这王、侯、将相都能世袭。只要是皇帝发话,就是个县令也能世袭。这两人却又怎样?也没什么特殊的地方啊?
想罢,便摇手笑道:
“道夫差矣,世袭算不得共同之处,官家下旨,世袭也不是个难事。”
童贯听了黄门公这没学问的话来,便是一个闭眼。倒是不忍看了这货摇头摆尾,满嘴胡柴的模样。
然,却也是个无奈,没文化不可怕,就怕的是没脑子还自以为是!
且回身坐正,又轻抚了那黑狐大氅的皮毛,口中轻声道了一句:
“禾苗长势如何,以我口呈王……”
此话且是听的黄门公心下咯噔一下,随即便是个哑口无言。
这句话怎么了?能把他吓成这样?
不怎么。
“禾苗长势如何,以我口呈王”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程”字。
只不过,这司天,在好多人看来只是个闲官散差。更甚之,有寄禄之嫌。如此,倒是入不得朝廷大员的法眼。朝堂的分庭抗礼也是个毫无察觉的存在。如此,也入不得这黄门公的法眼去。
此时,听童贯一语“禾苗长势如何,以我口呈王”且是个心惊。
对于这黄门公的一惊一乍,童贯倒不想再看这厮的嘴脸。且整理了身上的狐皮大氅。心道,更大的震撼还在后面呢,想罢,便又轻言道:
“传言,先帝大行之时,师哥亦在睿思殿伴驾……”
这话说的那黄门公又是个惊诧。心道,说这“程”说的好好地,怎的又提那先帝之事来?不是,爷们,你到底想聊什么?这高一脚低一脚的?
童贯抬眼望了眼前这满脸糊涂的黄门公,缓缓道:
“可还能闻得殿中之,呕血之声?”
又是一个一字一顿。
御太医、太史局局正虽是无权,却也一言一行都能影响皇朝命脉。他人若起了歹心,使了手段与那皇上,宋家不用说一个袖手旁观,只是一个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也能要了皇帝的命去。
而且,宋朝的皇帝命都不长,没活过六十的。英、真、哲,这爷仨都没活过四十,哲宗更惨,死那会儿才二十四。还只是个孩子!
御太医不闻不问,也只是个换帝尔。顶了天了,也就是朝堂不稳,几年缓不过劲。那司天的程家?嘿嘿,只一句“我夜观天象……”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汉虽强!也架不住张角的一句“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宋、程二人所学,与之家学颇有渊源,没个十几代人的传承,几世的积累也是个不可用。其他人?别说你学富五车,阅书千万,你就是把自己说成个活神仙,皇家不信你也是个白费劲。
况且,这两家的世袭且不只是在宋!人家在唐朝那会就已经是个世家了。
所以说,童贯所称的“世家”和那黄门公口中的世袭,那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且在那黄门公迷糊,又听那童贯道:
“世家,谓世世有禄秩之家也。”
此话典出我们的琅琊小颜注引如淳之言。什么是“世家”?不是只在你这一朝当官,而且,人家就当一个官职。
当朝的皇帝只能封一个世袭,想成为“世家”?你还真的有点真本事,各朝各代的皇帝都不肯放过你才行。
且为人必须持心秉正的直臣方可为之。
只因做得这等官位之人,却可一言行那与、夺之事,而无需多问也。
蔡京何等人物?却因“彗出奎、娄。天有异象,大凶”之言而辩无可辩也。
所以历朝历代这两个职差官员必须父死子替世袭之。
即便是学问再好没人信你却也是白搭啊。
却如今这两人一个身死,一个入狱,两人皆有子嗣却无缘承袭官位。
却是巧合麽?那黄门公想罢,便是满头大汗,颤声道:
“原是如此,若那人控了御太医和太史局,再做得风浪,却不用眼下如此费得周章。”
那童贯听罢,倒了酒与那黄门公,道:
“恐怕此人并非就此罢手,且看这宋、程两人,一个儿子做就了那汝州瓷作院,一个却是积年的慈心院掌院院判。若这两者有失,官家、宗室的钱粮却也是掌于他手了。”
“慈心院?不是个清水般的衙门麽?每每还需向那大相国寺伸手……”
且说了,便见那童贯摇手,断了他的话语,道:
“大相国寺乃暗桩也,慈心院勘验了机巧,让与那作院行事,并不代表大相国寺不收他们的钱。”
也就是说,慈心院是个清水衙门,将手中的科技说是无偿的让与那作院、坊间。跟现在的更新设备,产业升级是一个概念。这样做的话,既能赚钱又能掩人耳目,且是省去了大臣们的惦记。
这话倒不是我胡说,宋朝的那帮大臣?对皇帝的私产且是盯的紧得很。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钱这玩意,谁不喜欢。诓了,骗了,好话哄了,恶言逼了,那就是一个意思,有钱拿出来大家花!
以至于神宗皇帝登基,意气风发,准备大展拳脚之时,计相三司使韩绛兜头就是一盆冷水。明明白白的告诉这位新老大,我们目前财政状况是“百年之积、惟存空簿”。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别折腾了,我们就是一个大号的“穷光蛋”,就差当裤衩子了!
钱呢?国帑呢?
不好说,反正就是没了,要不,给你看看账单?
且不说这帮大臣。
说这产业升级。
这样的产业升级,可是需要海量的大钱,泼水了去。
不仅仅是技术升级花钱,这技术人员也是不可或缺。而且,这人员也只能由慈心院出,别人要能做得出来,这慈心院也就别干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