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带炮灰夫郎做开国皇帝 > 第59章 卖碳 神仙日子。

第59章 卖碳 神仙日子。(1/2)

目录

第59章卖碳神仙日子。

温度骤降,屋内的温度很低,只有被窝才有热乎气,秦宁整个人严严实实地包裹在被子里,只露出大半张脸更显可爱,沈新醒来看了好一会儿才悄悄起身,穿上冻的冰凉的衣服。

犹豫了一下,沈新又把秦宁的衣衫放在炕尾。

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冷风扑面而来,他轻轻关上门,避免发出声响。

下了一夜的雪一层又一层地铺在地上。

他踏进院子,脚踝没过大雪,传来一股凉意。

还好糕点生意停了,这天气若是起早做糕点得多受罪。

灶房里,沈新添了一大锅冷水,把点燃的木炭放进灶口,关闭灶门。灶房的灶膛连接着主屋的火炕,热气会顺着通道传到主屋,会温暖不少,烧好的热水也能用来洗脸。

弄完这些,沈新又去瞧了骡子和小鸡,看他们的生理状况,是不是还活着,才进偏房洗漱,开始扫雪。

天空灰蒙蒙的,云朵层层叠压在一起,愈发厚重。

秦宁是被热醒的,他推开厚重的棉被坐起来,睡眼朦胧的环视一圈,没看见相公。

又扫了一圈,准备穿衣起身,才发现炕上捂着暖呼呼的衣衫,他心里美的不行,咧了咧嘴。

相公真好。

他穿好衣服走到屋外,走到沈新面前,问:“相公,早上想吃什么呀?”

沈新直起腰,想了想,说:“没有特别想吃的,都行。”

天色渐明,沈新扫完雪,东厢房和西厢房有了动静,天冷,做八段锦的地点改在了堂屋。

灶房的香气越来越浓。

早饭是鸡蛋面饼,菜丝汤配鱼胙。

面饼香醇,鱼胙咸鲜,配上爽口的菜丝汤,三毛和古墨书赞不绝口,饭桌上一句又一句地赞美秦宁手艺。

吃过早饭,王承德和来福来了,两人穿的衣服鼓鼓囊囊,看着很是厚实。

来福的衣服上还有芦花漏出来。

沈新带着王承德和来福去了后面的草房,里面有将近一千五百斤木炭,房子装的满满登登。

两人面上都掩饰不住的惊讶,王承德咂舌道:“乖乖,竟然有这么多木炭。”

沈新回道:“这么长时间攒着一直没卖,不算多。”

院子的地窖里还有不少黑炭和银丝碳,不过那是他专门留给自家用的。

几人花了两刻钟,搬了将近二百斤木炭,装进骡车。

检查好木板上背篓都放平稳后,沈新说:“今天先卖这么些木炭,看看市场行情如何。”

“若是木炭受欢迎,就限量购买,每人限购五斤,你俩见机行事。”

王承德沉声答应,“东家放心。”

刚过未时,王承德和来福就从县城回来了。

秦宁带着孩子们去了阿婆家,沈新正和王三柱把碳窑里的木炭搬进草房。

沈新惊讶地问,“这么快都卖完了?”

比卖糕点的时候早了一个多时辰。

“县城买的人多,西市上也没有人卖木炭,咱们可是独一份的生意。”王承德兴奋道,“东家,我觉得咱们的木炭还可以卖的更贵一点。”

“要不要趁着没人卖,咱们多卖点。”

无论是谁,生意做久了,都会变得更灵活,沈新嘴角微抽,问:“你们有打听过为什么县城没人卖木炭吗?”

来福说:“有客人提过,说是因为大雪,运载木炭的商船困在府城那边过不来才导致县城没有木炭。”

王承德激动道:“去年木炭三十五文一担,比现在便宜不少。”

“要不要明日把剩下的木炭都带去县城卖了?若是等商船过来,木炭量多便宜就卖不上价了。”

沈新谆谆教诲道:“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做生意要学会辨别消息真假,得稳得住。”

见三人若有所思,沈新继续说:“辛苦你们了,你俩明日在家休息吧。”

“明日我和王三柱去上河村,河梨村和东阳村卖木炭。”

望江县下辖七个村落,一天去三个村,两天差不多就能走一圈,他也能简单了解一下附近村庄。

庄户人大多节俭,再干柴没有用完之前是不会动用木炭的。

秦宁以前这个作风。

来福走之前犹犹豫豫地问:“沈大哥,我也想买点木炭行吗?”

沈新笑眯眯道:“行啊,你买有内部员工价,一文一斤,限购十斤。”

来福咧了咧嘴,“好,谢谢东家,等会儿我回去取背篓来买。”

王承德犹豫了一下,还是没买。

沈新痛快答应下来,“行。”

等人走后,沈新陷入沉思,不是他多想,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节骨眼上商船怎么会如此巧合停滞在府城,肯定有其他内情。

看来碳窑一日都不能停,多做一点是一点,沈新去了大窝山捡了满满两背篓干柴,又跟古墨书说明日继续做木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