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倒计时(2/2)
这是独属于我们两个的森林。苍耳在心里对小祝老师说。
祝江固定好松果,直起身轻轻舒了口气,这才察觉到苍耳的存在。
苍耳笑着对他摇了摇手里切好的一盒哈密瓜,是她刚从食堂买的,农校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一年四季都能吃上新鲜又便宜的瓜果蔬菜。
祝江刚盯着松果看了半天,这会儿突然撞见苍耳的笑容,一时间有点晃了神,下意识跟着笑了起来。
冰冰凉凉的哈密瓜甜得沁到人心里去,两人共享一盒哈密瓜。
瓜穷匕见,苍耳提出了自己的真实目的,邀请小祝老师担任她们小队的指导老师。她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毕竟搞清楚这个杂交品种,小祝老师出了力,自己和他也已经很熟了,这样合情合理的要求,应该不会被拒绝。
“抱歉,我不能做你们的带队老师。”
“为什么?”
“因为、因为……”看着苍耳错愕的眼神,祝江实在编不出来也不忍心编造什么借口,“这株西红柿是在你们的实践课上发现的,你应该去问问朱教授。”
苍耳想了想,她把这理解为一个礼仪问题。朱教授是小祝老师的长辈,也是前辈,而实践课又是他带的,越过他而邀请小祝老师,的确会让小祝老师为难。虽然有些失望,但苍耳还是接受了。
祝江悄悄送了口气。
那天晚上之后,他发现自己已经处于越来越危险的状况。
他不允许自己对一个学生产生绮思,更不允许自己背叛失去一切的哥哥。
可心不是脑子,感情也没有任何可以量化的办法。既然控制不了,就只能物理隔断。
祝江给自己最后一个月时间,等到所有标本都收集完,就再也不跟苍耳单独见面。他明白所谓的“最后一个月时间”,已经是一种软弱的眷恋,但……就让自己眷恋一次吧,反正这份感情永远不会被人知晓。
所以,剩下的那十几个标本,不仅是苍耳的倒计时,也是祝江的。
幸好苍耳接受了自己的说辞,去找姑父了,否则真不知道怎么解释自己的逃避。
新学期的农作物栽培实践课,不再种蔬菜和水稻,朱教授带着她们改种蘑菇了。但神奇的是,并不在地里种,甚至不用土。
开课第一天,苍耳她们在朱教授的指挥下,用手推车拉了几十斤玉米芯到库房。这些玉米芯是从上学期种玉米的学长学姐那里回收过来的,真是把循环利用做到了极致,一点也不浪费。
玉米芯先用石灰水浸泡一天一夜。与此同时,每个小组各自用一层砖头在仓库里围出一个一平米左右的正方形,再在地上覆盖一层塑料膜,防止有其他菌群的干扰。泡好的玉米芯沥水后,平铺到塑料膜上。每铺一层玉米芯,洒一层菌种,重复五次后,面上再盖一层膜,等待一个月就可以出菇了。
下课后,苍耳找上朱教授,说了自己想要参赛的事。
“这个想法很好啊,从课堂实践中得来,又经过科学验证,非常有前景。”
苍耳感动,朱教授还是那个熟悉的天使。
“但是很遗憾,我没法当你们带队老师,我今年被拉去做国赛的评委了,为了避嫌,不能带队。”他想了想,“我建议你去找江江,就是你们小祝老师,育种这方面是他的专长。”
朱教授没想到,听到这个坏消息,苍耳竟然面露欣喜。虽然她努力掩饰,但嘴角的笑容差点压不住,道谢之后蹦蹦跳跳地跑了。
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受学生欢迎了?难道真是老了?朱教授受伤地想。
苍耳一路飞奔到小祝老师面前,迫不及待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在她眼中,小祝老师一定是愿意给自己带队的,只是碍于有前辈在不好答应罢了。现在朱教授都亲口说了,这不是一拍即合?
然而,小祝老师听完她兴冲冲的表述后,竟然那两个字。
“不行。”祝江一脸歉疚,“对不起。”
这下苍耳愣住了。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外界阻力,他只是单纯地不愿意而已。
至于为什么,有太多理由了。
小祝老师是什么样的神仙,而自己又是什么层次的人?给他当课代表收发作业可以、给他当助手去油菜地可以、帮他做植物标本也可以,但做带队老师指导比赛这种严肃的事,不行。
那棵黑番茄,只是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奇迹而已,小祝老师什么没见过?说不定连七彩番茄都是小事一桩。或许带领一支这样的大专生队伍,在他的耀眼履历里,是一个污点吧。这根本不是一件值得他投入时间的事情,而自己……也不是一个值得他投入时间的人。
这大半年来,在农校这个环境里密切又日常的相处麻痹了苍耳,让她选择性忽视了自己和小祝老师之间巨大的差距,而此时,这份距离清晰地摆在眼前。
苍耳整个人的状态明显黯淡了下来,她没再追问为什么,因为不忍心为难小祝老师。
“哦,好,那我再去找别的指导老师。”苍耳故作不在意地挤出一个笑容。
看着她失落的神态,祝江清晰感觉到自己心痛了,是生理性的。这种感觉从前只在想起哥哥时会有,祝江惊觉她已经在自己心里扎得这么深了。这个念头吓到了他,让他更加坚定地拒绝了苍耳。
后面几天,虽然两人还是一起做标本,但祝江能明显感觉到苍耳持续的低落,这也持续地刺痛着他。
虽然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指导老师,但校赛在即,其他准备工作必须马上做起来。
小队分工明确。
小黑作为技术总监,负责从技术上论证黑番茄杂交育种的可行性,毕竟育种总论那门课她的分数最高;
市场总监罗桑负责论证黑番茄作为一种富含花青素的蔬菜,为什么能够受到市场欢迎、卖出高价;
财务总监夏宇添则负责设计整个项目的盈利模式,计算前期开发成本,并论证从什么时候能够开始盈利、大概能挣多少钱。这可把他难住了,他平时最多只在自家的超市柜台,记录谁今天赊了多少账;
至于陶美兮……她给大家买了很多饮料和零食,也算是提供了重要的情绪价值。
而苍耳作为项目负责人,除了统筹规划之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她记得小祝老师和朱教授都说过,一个新品种能不能投产落地,最终决定权不在专家手里,而在农民的地里。只有尊重农民的需求、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农民愿意种,这个新品种才真正拥有生命。
因此,苍耳拿着小本本,鼓起勇气到新禾镇的菜农家里挨家挨户采访,把黑番茄带给他们看,给他们讲这个品种的好在哪里,询问他们的看法。
一开始农民们觉得她很奇怪,不知道是来干什么的,但架不住她真诚追问和倾听,大部分人后来都愿意跟她聊几句,苍耳因此收获了很多宝贵的想法。
比如农民们觉得现在有好多新品种,一会儿杂交一会儿转基因,种子卖得很贵,但实际成品也就那样,有的产量还很不好,所以他们一般都种用惯了的种子,很少尝试新的。再比如,紫西红柿炒蛋、打蛋汤都太奇怪了,只能当水果吃,但作为水果来卖,顾客也不一定会认。
苍耳将这些意见收集起来,跟小组成员讨论,争取在创业策划案里提前考虑到这些问题,打消农民的后顾之忧。其他成员也会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一起探讨。一有空闲时间,大家就聚在食堂、操场、宿舍的各种角落里激烈讨论。
很奇怪,原本只是瞎编一个创业项目,想要混点奖金和综测而已,但投入进去做、把从研发到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考虑一遍之后,大家越来越较真了,好像这不是比赛,而是真的有一个项目要做、有一大笔资金要投出去一样。
这或许就是相信的力量,因为相信,所以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