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马屁,父爱如山和“涧泉溅后见泉涧”。(2/2)
辛弃疾文采飞扬,底蕴深厚,挥毫即兴写上十首词还是能做到的,但这事若放到这一群年轻郎君身上...
大家齐齐低头,对马车上的地衣看入了迷。
求,放,过。
辛弃疾一句话就吓住了一群年轻郎君,也自觉十分满意。
点了点头,就又揽着三郎,悄悄问他:“三郎,今日去求韩公,你爹爹我怕是又要作上十首八首的词。你老师最近喜欢谁的词,说给我听听?”
拍马屁之前也要闻着屁味儿看看风向,要不然马屁股都找不到在哪里,岂不是白拍一通嘛。
想到这里,辛弃疾还是有点自得——他辛某人做官多年,少有失手的时候,靠的可不是一身武艺啊。
辛三郎因为这话糙理不糙的笑话停顿了一秒。
莲心在一旁替他配音:“呕。”
辛三郎看过来一眼。
明明那眼神里没什么情绪,但莲心莫名就从其中看出一点谴责来。
莲心转开头,偷笑。
莲心只看热闹,半点没有援助的意思,辛三郎只得硬着头皮赞道:“父亲所言甚是。”
又道,“老师近日喜读陆象山之作,诗词倒不见多读。”
“好,三郎果然是爹爹的贴心孩子!”
辛弃疾听后,心下有了数,嘿嘿一笑,面上威严如残雪遇沸水一般消融,一把将辛三郎搂在了怀里揉搓,开始“我的儿”地叫,“儿啊,近日颠簸疲累否?你今日喝药了否?难受否?想爹爹否?...”
一边揉搓,一边满脸沉醉,仿佛不见他的儿正面无表情推开他满是胡茬的脸一般。
莲心咋舌。
三哥的面色都要掉冰碴了呀。
一旁观之,三哥腰若束素,身若春柳,与已近中年的辛弃疾一比,再被他用劲一抱,简直就像是石块之间的蒲草一般,真是叫人见之叹息怜悯。
莲心不忍直视,只好把十指张开放在眼前,透过指缝去看。
“行了,父亲晓得此事,便作些诗词,以备不时之需好了。”
三郎似乎早已晓得他二人力气之悬殊,并未做无谓挣扎,待辛弃疾一番亲昵完,才安静道,“老师近日门扉都设下了关卡,不作出他所要求的诗作者不得入内。父亲也该打算一番。”
说毕,见辛弃疾陷入沉思的样子,辛三郎才不着痕迹地,慢吞吞从辛弃疾怀抱里挣出来。
见对面的莲心正挨着韩淲右侧坐,他擡眼看了一眼,起身。
过来时,他拍了拍莲心的肩膀,示意她给他挤出个位置。
莲心立刻朝左蹭蹭,给辛三郎留出个座儿。
三郎落座。
见莲心还是一脸偷笑地看着他,他只好道:“...想问什么?讲吧。”
三哥猜她心思的能力,怎么突然准起来了呀!
莲心赶紧收起了偷笑的表情。
她看一眼旁边一直没讲话的韩淲,悄悄问三郎:“要想知道韩公的喜好,爹爹为何不直接问涧泉哥哥,却要问你呢?”明明韩淲才是韩元吉的儿子呀。
三郎轻声:“师长如父。”
韩元吉是他的老师,求学时,他吃住都在韩元吉家中,甚至有段时间和韩元吉更亲近,而非辛弃疾。
...当然,那之后辛弃疾争风吃醋、不甘落后,开始和老师互相比着写词,试图力证且死缠烂打要求辛三郎说出他才是“世上最好的爹爹”这事,就不必多提了。
原来如此。
莲心“噢”一声。
——但她没想到,“师长如父”中的“父”是指辛弃疾这种“父”。
——比狗还狗!
车马到了韩元吉家门口,莲心目瞪口呆地站在韩元吉门口,看了看已作好诗的其余人,再看看门内笑呵呵的韩元吉,最后,拿手指指向自己:“我?我也要作诗,才能进门?”
韩淲觉得有趣,故意戏弄,一本正经地点头:“小莲心能作出好词,必也能作出‘回文诗’。你那阕词又不是小抄,怕什么呀。”
他故意的!
莲心先是心虚一下,随即意识到话里意思,气得冒烟,恶向胆边生,“哼”一声。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她指着韩淲,清清嗓子:“大家请听我以涧泉哥哥为题,作首回文诗。”
大家都应是,竖起了耳朵。
莲心背起了手。
白云朵朵,鸟鸣声声。山泉未冻,桂花未落,正是人间好时节呀。
莲心吟诵:“涧泉溅,溅泉涧,涧泉溅后见泉涧。”
吟毕,朝大家露出得意的笑容。
空地上一静。
确实是首回文诗。
但是。
大家纷纷露出沉思状。
——问题来了,“涧泉溅”的“溅”,到底是“溅”,还是“贱”呢?
韩淲也陷入了沉思。
这骂人的方式,怎么如此耳熟呢?
两息后,他谴责地看向辛弃疾。
上梁不正,下梁歪。
狗爹养出,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