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她可安好? 罪魁祸首是她,……(1/2)
第72章她可安好?罪魁祸首是她,……
陆怀川擡眼一看,只觉五雷轰顶。
——山巅四处数不尽的滚木巨石不间断地砸落下来,隘道中许多士兵无处藏身,死的死,伤的伤,一时间哀嚎不止。
滚木巨石终究是有数的,陆怀川率军以盾为抗,才终得以撑住半个时辰。
见终于无木石自上滚下,容不得陆怀川思索,他长枪一指,高喝:
“撤!”
“撤!!”
山巅之上,负手而立,叫长风荡起袍角的男人居高临下地俯视着长息军兵退的狼狈仓皇情状,轻蔑一笑,道:“陆怀川,那可是陆怀川啊,他也有今日。”
这男子身后一黑衣人接话道:“是,将军。如此,他二十万大军死伤枕藉,我们此战,是以少胜多,大获全胜。”
这男子闻言眼眸锐利,紧紧盯着陆怀川撤退的方向,喃喃:“不。”
“此战,还不算完。”
黑衣男子惊疑道:“将军这是何意?”
“本将军要让陆怀川知晓,打败他的,究竟是何人。”
“将军!可是……可是公主交代过,不可……”
他回转视线钉向黑衣男子,冷声:“不可什么?公主只交代过不可伤了陆怀川,本将军现下不过欲乘胜追击一番,为何不可?”
那男子愁眉苦脸地看向他,“这……”
*
沈子坤拧眉盯着身前的男人,又与身旁二人面面相觑,半晌,才犹疑道:“你便是,齐王?”
萧煦神色从容,拱手在沈子坤马前作了个揖。
“正是。本王不察,令沈将军久候,还望将军与诸将士,海涵。”
沈子坤放下等了许久又叫人拒之门外的怒火此刻莫名散了个干净,却又叫无端的古怪情绪堵在心口,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虽不甚了解长息,对这位齐王殿下也知之甚少。可来时公主叮嘱,齐王面冷寡言,性子也不算温和,若是他言行有什么不中听不中看的,不必在意,并非有心。
他心道这齐王是个孤高冷傲的主,适才拒之门外这一遭他已印证了先前的想法,可眼下……向他拱手、作揖,言辞间进退有度,有礼有节之人,不也正是这齐王么?
“沈将军,现下可随本王进城?”
萧煦再开口,点醒了苦思不解的沈子坤。
眼下站在他身前的是真真正正的皇亲王侯,莫说身处长息,纵是此刻在大盛,他亦受不起萧煦如此礼待。
他旋即撩袍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末将沈子坤,奉公主之命,携四千羲和军,前来襄助殿下!”
萧煦垂眸,神色松动,漫天的风沙席卷而来,吹得他墨发狂飞,眼底湿润。
他微眯了眯眼,哑声开口:“义和军……”
“……她可安好?”
沈子坤不曾想到他开口问的是这话,迟疑一瞬,方回:“公主身康体健,无一不好。”
“那便好。”
随萧煦一路进城时,沈子坤仍是满腹疑虑。
忍了许久,在半只脚跨入府门时,他到底是开了口:“殿下,方才城门口拦我等之人口口声声言道是奉了小将军之命。这小将军……”
他话还未说完,便听得一阵呜咽声自身侧传来。
沈子坤一愣,回眸看去,只见右首有一落了锁的暗房。
萧煦的声音恰在此刻淡淡传来。
“手底下人不听话,叫本王关在此地好生反省着,将军见笑了。”
沈子坤这才恍然,忙笑着摆了摆手。
话罢便接着随萧煦往前走。
萧煦手指一处房屋,道:“将军在正阳城便暂居此处。”
沈子坤闻言拧眉。
他不傻,这分明是主屋,怎是他能住的?
“殿下,子坤不敢!”
萧煦语气平淡:“将军不必惊虑,本王不住此处,主屋本就无人居住。”
“那殿下是?”
“本王同破青天将士吃住一处,在城西大营中。”
沈子坤即刻拱手抱拳,语气坚定:“殿下,末将虽非长息兵,然我羲和军亦不是来享福作乐的。还请殿下一视同仁,正阳城内将士们如何吃住,我等便如何吃住!”
萧煦眼底浮上浅淡的笑意。
“好,配做她的兵。”
萧煦敛下眼,眼前蓦地闪现那日云端宁因云恪的一封信而走时的神情话语。
她总是那样执着、坚毅,又带着不管天崩地裂的勇气与魄力,似乎能将一切做成,似乎万种艰险困苦于她不过过眼云烟。
彼时她道:“我会回来的。”
萧煦轻笑,阿宁从不轻诺,说出口的话从来是言出必行。唯有那次,他渴盼阿宁食言,再不回头。
可是阿宁没有,阿宁到底还是阿宁。
他比谁都清楚,这支羲和军来得太是时候了。
韩自鸣已经许久没有动静,暴风雨前的宁静悬梁之剑般时时抵在正阳城颈项,此刻危机四伏。
后日,明日,又或许是今日,韩自鸣都有可能兵临城下。
萧煦负手而立,擡眼望向南方,唇边浮起笑意。
“阿宁,多谢你。”
沈子坤正跟着萧煦遣来的人往城西去,走至门前时,又听得暗房中隐隐有呜咽声与奋力撞门声。
他拧了拧眉,暗房禁闭已不算重罚,这被关之人却还如此浮躁难安,怕是当再罚重些方安分。
沈子坤前脚刚走,郑九霄后脚便跟了上来。
他停在暗房前,敲了敲门,低声道:“小将军,你且安分些吧!”
房中叫捆手束脚,口中还牢牢堵了块抹布的高天明不住地呜咽着,用肩头狠狠撞着门。
“此番你拒援军于城外,险些寒了将士们的心。若非齐王殿下放下身段为你善后,咱们可要失去一把利刀。殿下只罚你禁闭,已是莫大开恩了。”
话罢,他便摇了摇头转身离开。
身后暗房高天明还哼哼了几声,郑九霄这回听得分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