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一切都是钱和人(1/2)
第845章一切都是钱和人
二月底。
《朱楼》的发布会正式召开。
来的媒体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熟面孔。
问的问题很杂,不过绝大多数都可以交给皇晓明等人回答。
真正需要让周墨解释的问题,其实就俩。
第一,《朱楼》会不会犯文青病。
“当然没有什么文青病。”
周墨先正面回答了问题,随后解释原因。
“我理解一些观众朋友们的担心,源自我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朱楼》这部戏里会增加一些真实的无奈。
不过这其实是一个误会。
《朕要做皇帝》这部剧,从头到尾只有一个主角,整部剧的视角围绕他展开,所以他看起来无往不利,翻云覆雨,通篇都非常畅快。
而《朱楼》这部剧,多主角,多视角,不同角色之间关系复杂,相互算计,斗争不修,自然不存在一个像福王一样能够大杀四方的主角。
一个角色会被算计,被逼迫,从而妥协,让步,这一点无论是大臣,皇子,还是皇帝都是如此。
这,便是我说的真实的无奈。”
一番话,把周墨的思路解释的很明白。
所谓“真实的无奈”,不过是剧本从单主角到多主角,发生的一种必要的创作思路上的转换。
如果没有这种转换,多主角剧情恐怕很快就会崩掉。
记者们也很快就理解了周墨的意思,没过一会儿,就有一个记者开启了下一个问题。
“那周导,请问您在《朱楼》的剧情刻画中,有关真实的无奈具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呢”
周墨再度拿起话筒,稍微酝酿一会儿后开口道:
“主要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钱,一个是人,这两个方面其实也是绝大多数历史权谋剧的核心。
就拿如今被网友们青睐的两部历史剧,《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来说,其核心问题,一切剧情的展开就是钱和人。
《雍正王朝》一开始,就是黄河水位暴涨,河堤决口,百姓流离失所,这是人的问题;同时,国库亏空严重,负责清查户部钱粮的老四和皇帝揍对,提出见解,这是钱的事情。
《大明王朝》第一集也差不多,诸位大臣在皇宫吵架,吵得就是一个宫里没前,缺银子得事情,所以才要改稻为桑,但是一旦改稻为桑,就要侵占土地,破坏良田,百姓的口粮就不够,就要造反,所以要想办法压制百姓。
《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如此,《朱楼》也是如此。
皇帝想要改革需要钱和人,太上皇享福也需要钱和人,皇子们夺嫡更需要钱和人。
除此之外,国家运转需要钱和人,开疆拓土需要钱和人,赈灾救人同样需要钱和人。
一切的争斗,最终都要落在对钱和人的争夺上,这便是《朱楼》整部戏的主要基调。”
周墨这几句话,说得一旁的柳和平满面笑容。
他在写剧本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啊。
钱和人,本来就是封建王朝运行中所发生的一切矛盾的基础,也是他一直以来创作的理念根基。
包括《雍正》,《大明》,《北平无战事》……都是如此。
柳和平默默地在心中给周墨点了个赞,真不愧是周导啊,竟然能够如此地看明白他的创作思路。
……
晚上八点钟。
周墨结束了《朱楼》剧组的聚餐,驾车回到住处。
打开门,房间内明晃晃一片,刘施施正坐在沙发上敷面膜。
在她对面,电视上播放的正是《朱楼》。
此刻,电视剧正好进行到《朱楼》第二集。
《朱楼》前几集,也就是第一个大剧情是这样的:
中原和齐鲁两省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百姓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到处都是饥荒和流民,最严重的区域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
消息传到朝廷,皇帝立马派遣官员前往当地进行赈灾和救援,要钱粮给钱粮,要人手给人手,务必不要让旱灾发展到造反的地步。
然而,被任命赈灾的巡抚前往受灾区两个月后,两地灾情非但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反而越来越严重,流民四起,灾祸甚至开始往周围的省份波及。
于是,皇帝便派遣了太子(皇晓明)前往当地进行救灾,并要求他查明救灾不力的原因。
此决定一出,立马遭到了朝臣的反对,而且朝臣的理由也很充分:
纵观整个历史,也没有多少次太子出巡的情况。
懿文太子出巡一次,回来就噶了。
如此惨痛的教训,皇帝(陈保国饰)你还敢让太子去
懿文太子,正是太祖皇帝的大儿子朱标。
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出巡,回来就病倒,继而一命呜呼。
事关国本,朝臣们当然不会支持皇帝的“任性”。
然而,朝臣们的反对并没有成功阻止皇帝,再加上太子也执意前往受灾区,决定还是推行了下去。
不过,朝臣们说得确实有道理,所以皇帝给了太子相当大的权力,让他可以调动锦衣卫和军队。
刘施施看到这里,点击遥控暂停了电视剧。
她扭头看向周墨,后者此时已经换好了衣服,拿着零食坐在了沙发上。
“这一处的剧情,是不是朝臣在和太子打配合,用以扩大太子手中的军事力量。”
周墨略显差异地看了刘施施一眼。
“可以啊施施,一眼就看出来这处情节设计的思路了。”
刘施施白了周墨一眼:“要不要用这么惊讶的语气啊,我好歹也拍了这么多年的古装电视剧了,知道这些情节不是很正常吗”
周墨咂咂嘴,从刘施施身上收回视线。
姐们儿,你前世拍的古装,女皇帝想要派皇子去和亲……
回到电视剧。
《朱楼》的节奏很快。
太子接到皇帝任命的第二天,就出发前往灾区,同时派遣锦衣卫调查受灾区如今的状况。
当他抵达受灾区,锦衣卫已经送来了巡抚赈灾未果的调查结果。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上下其手,中饱私囊。
之前曾说过,太子的性格和迁太子很像,性情刚直,甚至有些刻薄,对待官员要求很高,向来不假辞色。
所以,当太子经过多番查验,确认了巡抚和诸多官员贪污的事实后,怒气值直接爆表了。
“这是什么赈济灾民的巡抚,这分明是天下最大的硕鼠!”
“赈灾救民,不解决掉这些人,怎么可能赈灾”
太子发泄完情绪,丝毫没有迟疑地拿出了兵符。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说过一句话:
官字上下两张口,不喂饱了上面官员那张嘴,
面对赈灾,和珅选择“救民先救官”,让官员们拿够足够的报酬,再去救援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