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师兄(1/2)
第1123章师兄
宋王朱敏澄奉旨去了高阳,替皇帝朱慎锥为孙承宗主持后事,并带去了皇帝给他的身后殊荣。
朱慎锥再看重孙承宗,对他的去世惋惜,可为君是不可能亲往的,至于太子也是一样,皇帝能亲自给作为臣子的孙承宗写一篇祭文已是皇恩浩荡,何况还给了那么多殊荣和文忠的谥号,孙承宗也能在九泉下欣慰了。
宋王朱敏澄前往高阳,足够证明皇帝和朝廷对孙承宗的盖棺定论,并给了巨大的荣耀。
在高阳朱敏澄以弟子的身份先祭拜了孙承宗,再以亲王身份主持了孙承宗的后事,当念完皇帝所写的祭文和给予孙承宗包括孙家的殊荣后,孙家上下无不感恩零涕,拜谢圣恩。
事完后,朱敏澄谢绝了高阳县令为他安排的住处,而是住进了孙府。
在他看来,孙承宗不是外人,作为孙承宗的弟子,虽然孙承宗教他的时间并不长,可短短的两三年中,朱敏澄却在孙承宗的教导下受益匪浅,更格外尊重自己这个老师。
当年孙承宗离开京师告老还乡的时候,无论是太子朱敏澜还是宋王朱敏澄,都对孙承宗的离去感到惋惜。而这些年中,他们时常和孙承宗通信,通过书信交流,孙承宗经常在信中对他们的学业疑惑和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双方的感情异常深厚。
孙家是高阳的大户,孙府的面积也不小,为安排宋王,孙镐特意腾出了一处后院。原本孙镐还想把半个孙府腾空,安排宋王和随从入住的,不过被朱敏澄拒绝了,孙承宗的子女可是不少,这一次葬礼基本都赶回来了,这么多人回到原本的孙府老宅就够挤的,如果直接腾空半个府邸反而不合适。这毕竟是自己老师的家和老师的家人,自己作为客人怎么能喧宾夺主呢
几日的忙碌,今天落葬后终于算是结束了,朱敏澄打算在孙府再歇息一日,明日就启程回京。
去了前面给老师的牌位上了一炷香,朱敏澄回到临时居住的后院,换了一身衣裳,煮了一壶茶,手里拿着本书正凝神看着,外面传来了孙镐来拜见的消息。
示意随自己来高阳的太监让孙镐进来,朱敏澄放下手中的书,站了起来。
“殿下!”一进门,就见朱敏澄笑盈盈地望着自己,孙镐连忙上前行礼。
“师兄不必如此,来来来,坐下说话。”朱敏澄连忙抬手制止,但孙镐依旧恭恭敬敬地行完了礼。
随后,朱敏澄招呼孙镐坐下说话,孙镐道了声谢,这才坐在了对方的下首,开口说了几件事。
原来他得知朱敏澄明日就要回京,特意前来询问明天离开的安排,并且以孙家后人的名义托付朱敏澄向陛下道谢,同时还有一份谢恩折子请朱敏澄带回京师呈交圣上。
此外,对陛下给孙家的殊荣和荫官,孙镐兄弟几人已商议过了,决定让排行第四的孙鋡来受这个荫官。
“几位师兄决定了”朱敏澄意外问。
“已定下了,我同兄长们商议后都觉得由四哥来承袭荫官最为合适。之前先父离京时,陛下已有过一次恩赐,那时候先父考虑后给了五哥,这一次无论是兄弟排行还是其他方面来看,四哥是最为合适的。”
“这……也罢。”朱敏澄微微点头,原本他以为这一次的承袭荫官会落到孙镐的头上,对于自己老师家的这几位师兄朱敏澄有些了解,虽然这几位师兄的才能都远不如自己的老师,但却都是品德正直之人。
除去先孙承宗离世的三子外,有六个儿子在,老大、老二和老五分别都已有了官身,而且皇帝还给了孙家世袭锦衣卫的殊荣,足以孙家日后荣耀几代了。
孙承宗在世的时候,家中的几个儿子不是在外为官,就是因为成婚生子后分了出去,虽同在高阳生活,但不住在孙府。
孙承宗的身边只留下了最小的儿子孙镐,而在孙承宗最后的这几年中一直也是孙镐陪伴其父左右,是在他去世时唯一在孙承宗身边的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